嘉兴大学商学院

“百·红”党建品牌赋能商科人才培养

中国教育报 2025年08月29日 虞岚 李子瑜 朱海萍

  在中国革命红船的起航地,嘉兴大学商学院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创新锻造“百·红”党建品牌,赋能商科人才培养,把红船精神、红色校史等红色基因深度融入百年商科学脉,让基因传承与育人实践同频共振。

  深耕之江沃土 赓续百年文脉

  嘉兴大学商学院是学校历史悠久、社会影响广泛的学院之一,其商科教育可溯源至1914年宁波公立甲种商业学校之“银行专修科”“高级银行科”。在百余年办学历程中,学院始终与时代发展同向同行,商科教育实现了从专科到本科再到研究生培养的跨越发展。

  学院党委系统推进“百商记忆工程”,组建老中青三代党员传承梯队,通过口述历史、档案数字化等方式,累计发掘整理珍贵史料300余件,编撰“活态教科书”,实现组织建设与文化传承双促进。

  在党建引领与文化传承“双轮驱动”下,学院专业建设成果丰硕:建成经济管理类国家级别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会计学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国家级别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工商管理学入选“十四五”浙江省一流学科建设名单,“数智化情境下MPAcc案例驱动式培养机制创新与实践”获省级研究生教育学会教育成果奖,累计为国家培养3万余名优秀人才,被誉为“有色金属行业培养会计人才的摇篮”。

  聚焦立德树人 传承红色基因

  学院党委着眼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着力构建思想引领与实践创新深度贯通的“三支铸魂矩阵”。

  “百·红引航共同体”聚焦青年教师政治素养与业务能力双提升,设立“青年创新工坊”,实行党员导师制,以政治引领、思想引导、学术指导、生活关怀“四位一体”培育机制,帮助青年教师扣好从教生涯的“第一粒扣子”。

  “百·红赋能联盟”依托网络文化、组织员以及生涯发展工作室等平台,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把思想引领、能力培养、创新实践与品格塑造贯通起来,把党建资源与专业教育一体打通。

  “百·红传声先锋”担纲红色文化传播使命,组建南湖革命纪念馆讲解团和党员英文讲解员队伍,让红船精神跨越语言边界,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学院创建“红船精神+”商科课程思政分中心,深挖商科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会计财务教师党支部获评省级样板支部,践行“课程思政、党员先行”理念,形成“政治引领、师德示范、专业引路”的育人格局。

  深化双融双促 汇聚发展合力

  学院党委坚持以“百·红”品牌为统领,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创新实施“党建+”发展策略,探索形成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的实践路径,实现党的建设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相互促进。

  在党建与教育教学融合上,学院党委建立健全“积分制”师生党员管理机制,强化过程管理与示范带动,充分发挥党员在教学科研中的先锋模范作用。近两年,党员教师牵头承担国家级别、省部级纵向课题25项和横向合作课题45项,产出一批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高质量成果;学生党员群体中涌现出“浙江骄傲”人物等先进典型。学院获评浙江省“三育人”岗位建功活动先进集体,育人成效持续巩固提升。紧扣课堂主渠道,近两年,党员教师主持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6门,获省级思政微课大赛奖项2项,立项省市级党建思政课题4项,推动红船精神系统融入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实践环节,实现科研攻关、课程建设与典型培育同向发力、同频共振。

  在党建与产教融合上,坚持“一支部一品牌一共建一融合”的工作理念,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与20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深度合作关系,累计开展科研合作150余项、咨询服务260余项,合同总额近1000万元。“麒盛数智学院”获批嘉兴市重点现代产业学院,与嘉兴市温州商会共建“温商学院”,年均提供实践岗位800余个,有效推动了党建链、人才链、产业链的深度耦合,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党建与社会服务融合上,组织师生党员深入学习和践行“八八战略”,积极投身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的生动实践。持续开展对口帮扶工作,将红船精神传播到雪域高原;精心打造“‘五彩人生’就业文化”建设项目,获评嘉兴市高校学生工作精品项目,有力促进了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充分体现了党组织在人才培养全链条中的政治引领作用和服务保障功能。

  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征程,嘉兴大学商学院将持续强化“百·红”党建品牌引领,赓续百年商科深厚学脉,传承弘扬红船精神,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治院水平,着力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深厚家国情怀和扎实专业本领的商科英才,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虞岚 李子瑜 朱海萍)

中国教育报高校新风 08“百·红”党建品牌赋能商科人才培养 虞岚 李子瑜 朱海萍2025-08-29 2 2025年08月2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