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财经大学

以生成式人工智能提升就业育人实效

中国教育报 2025年08月01日 贾成业

  在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市场也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山东财经大学办学历史悠久、办学规模较大、办学特色鲜明,以经济学和管理学学科为主,是文、法、理、工、教育、艺术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财经类高等院校。学校积极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就业育人工作的实践路径,对于解决当前一些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就业认知不够、就业竞争力不强等现实问题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发现整合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就业育人方面的独特功能

  实现个性化、精准化就业指导服务。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社会各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能推动学校海量的学生信息和就业数据实现精准匹配,自动为学生生成符合自身特点的个性化就业指导方案。山东财经大学积极布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前景,出台了《山东财经大学人工智能时代基于“五种能力”目标的AI-PAI新财经人才培养实施方案》,以人工智能大模型为底层技术驱动经管学科教学改革与模式创新,将人工智能技术深度嵌入人才培养全链条。例如,基于学生个性化需求,构建自由选择专业机制。依据学生的课程成绩生成专业适配度报告,结合导师动态指导推荐适合学生的研究方向,支持多路径职业出口,提升专业选择与个体潜能和市场需求的契合度,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和职业准备提出相应的建议。这种个性化、精准化的就业指导服务,有效解决了以往学校在就业指导中存在的服务覆盖面有限、服务内容针对性不足的现实问题。

  提供持续教育支持,助力毕业生职业发展。数字环境下,职场环境和岗位要求的不断变化,对高校就业育人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与考验。而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针对学生在不同发展时期的学习需要,为他们量身定做一套适合他们的学习和成长计划。在此背景下,山东财经大学构建了“AI+‘基础—应用—创新’”“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在基础层面,坚持宽口径、厚基础培养,依据人才培养需要,邀请行业专家参与交叉学科课程设计,确保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科学性;在应用层面,依托行业龙头企业资源,开发“AI+场景化”实践课程,通过真实项目案例教学,构建“智能引导—个性学习—场景实践—生态共生”的新型教育模式。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还能为学校就业指导工作提供支持与助力,例如,为学生有针对性地提供简历撰写技巧、面试技巧等相关内容,借助智能对话系统,实现“一对一”的精准就业服务。此外,生成式人工智能也可以结合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后的职业发展阶段以及现实需要,为其提供连续的职业支持,使他们不断地更新职业知识,提高职业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提升学校就业育人实践效果。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山东财经大学就业育人工作中的应用,为教师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和科学的决策依据。基于对学校相关专业就业率,以往毕业生就业情况、就业分布情况、薪资水平等相关数据的深入挖掘,帮助学校更清晰地明确自身在就业育人工作中取得的成效和遇到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这种及时的反馈和调整,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就业育人实践效果,也为培养高素质财经类人才提供了支持。

  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学校就业育人工作的实践路径

  更新就业育人理念,发挥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作用。在新时代背景下,将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学与就业指导,成为山东财经大学就业育人的新理念。学校通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与就业的目标,确保生成式人工智能在高校就业育人工作中的顺利落地;通过延展课堂范围,将产业园、企业、研发中心等变为拓展教学场所,推动学生融入人工智能时代产业实战场景,参与岗位实操、项目攻坚,形成“培养—就业—反哺”的完整闭环生态;通过开展生成式人工智能相关专题讲座,让更多的师生真正认识和了解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技术特点,使学生学会运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不断提升自身就业能力,显著提升就业竞争力。

  积极拓展育人平台,打造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新机制。为进一步发挥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赋能作用,山东财经大学积极推动产学研用协同育人平台建设,通过与当地政府部门的合作,主动争取政府部门的资金和政策扶持,打造了财经类人才就业服务平台。同时,山东财经大学还积极与相关企业开展合作,共同建立了实习实训基地,支持学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合作企业为学校提供了相对真实的业务场景和数据,有助于训练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提升了系统的准确性和实用性,也为学校就业育人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学校通过邀请各行业领军企业参与项目制人才培养,组建由校内外导师组成的项目组,开发一定数量的人工智能与经管学科应用场景相结合的项目,建立多学科交叉的项目资源库,促进产教深度融合。

  丰富就业育人形式,利用人工智能提供个性化服务。山东财经大学不断更新育人路径,为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的就业服务。针对学生在就业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山东财经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的教师通过线上线下讲座等形式,为学生补充介绍就业知识和就业技能。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灵活选择课程和学习时间。针对一些个性问题,学生可以通过与学业导师、班主任和辅导员的线下沟通,获得更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建议。

  强化师资培养,打造复合型职业辅导教师队伍。为了更好地发挥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就业育人工作中的功能和价值,山东财经大学通过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建立“生成式人工智能平台+专业教师”的复合型职业辅导教师队伍,有效提升教师群体的智能化就业指导能力。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参与智能化技术背景下的就业指导培训,针对就业指导教师开展人工智能知识和就业指导技能培训,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生成式人工智能就业指导研究。此外,学校还加强与相关企业合作,通过聘请企业技术专家、相关领域人才担任就业指导兼职教师,为学生提供授课和指导服务,有效提升了学校就业育人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实践能力。

  在新时代背景下,生成式人工智能能够为高校就业育人提供新的可能,山东财经大学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成果,构建起完善的就业育人机制,形成了良好的协同育人新局面。未来,学校将结合新形势、新要求,不断提升育人工作质量和育人水平,为大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保驾护航。

  (贾成业)

中国教育报教改风采 04以生成式人工智能提升就业育人实效 贾成业2025-08-01 2 2025年08月0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