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科技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横贯赋能 创新工程管理专业育人模式

中国教育报 2025年04月18日 邓朗妮 郭亮

  在数智化浪潮中,各行业之间的专业壁垒逐步被打破,跨界融合成为新的趋势。在此背景下,工程项目的多样化特征和复杂性越来越明显,未来工程管理人才需要兼具“技术能力”和“跨界能力”。横贯能力作为多元能力的有机整合,不仅能提升工程人才的综合素养,还能增强学生对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横贯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提升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同时也成为工程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广西科技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将横贯能力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提出“横贯赋能、柔性重构、共建共享、研赛共育”的教育理念,构建“专业能力+横贯能力”双通道培养框架。在夯实学生专业基础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横贯能力,助力学生适应工程领域的新变化与新需求,为其未来职业发展筑牢根基。

  横贯赋能

  重塑人才培养“新逻辑”

  面对工程领域技术、管理及人才需求变革,广西科技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全面重构人才培养体系,融入横贯能力目标,提出“横贯能力梯度培养”的理念。构建“能力链—知识链”双螺旋模型,以知识链为依托,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的同时,补充横贯能力“工具箱”;以能力链为核心,打造跨学科、跨领域的“专业能力+横贯能力”双通道培养框架。拓展工程管理专业横贯能力培养路径,为现代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提供坚实保障。

  柔性重构

  激活人才培育“驱动力”

  为解决以往人才培养过程中教育供需脱节、课程体系固化、人才培养方案柔性不足的问题,广西科技大学工程管理专业推行“模块化+积木式”课程设计理念,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融入柔性要素,开设2个柔性课程群,搭建“柔性三阶”(基础规范课—交叉融合课—自主发展课)课程模块架构。同时,辅以微专业,为学生搭建跨领域知识学习的平台,拓宽学生的学科交叉视野,提升其专业知识应用和创新能力。

  共建共享

  构建横贯教育“生态圈”

  针对学校优质教学资源不足、跨校协同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广西科技大学工程管理专业积极与沈阳建筑大学等高校发起“多区域校企合作联合虚拟教研室”,多渠道拓展优质教学资源,补齐资源短板,激发跨校协同活力。创建“一课多师”协同授课模式,构建横贯能力培养共同体,营造资源高效流动、学科深度融合、区域协同发展的良好育人生态。

  研赛共育

  锻造人才培养“成长链”

  为解决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成效不显著、将区域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专业实践教学不足等问题,广西科技大学工程管理专业以项目实战和学科竞赛为载体,创建“真题实做”服务模式,构建“三阶递进”竞赛体系(基础层—提高层—突破层:校级BIM竞赛—全国智慧城市与智能建造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建立“双链四维”评价系统,聚焦知识链、能力链,从知识掌握度、能力达成度、文化适应度、服务贡献度四个维度评估人才培养效果,持续优化育人模式。近年来,师生深度参与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百色干部学院、南宁轨道交通3号线等工程。学生在各类赛事和学术成果领域荣获佳绩,获得“挑战杯”“龙图杯”等多项自治区级以上荣誉,多名学生获得省级五一劳动奖章。

  教研攀登

  铺就专业发展“高速路”

  广西科技大学工程管理专业自2018年起实现跨越式发展,专业建设成效显著,形成“教学—科研—平台”“三位一体”的高质量发展格局。2018年,工程管理专业通过国家住建部门专业评估实现办学质量的重要突破。2019年,入选首批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广西本科高校特色专业及实验实训教学基地(中心)建设项目。2022年,工程管理专业再创佳绩,成功获批国家级别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同年复评通过住建部门专业评估。2023年,工程管理专业建设取得系列成果,获评自治区级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广西专业综合评估5星级专业。2024年,工程管理专业发展再上新台阶,“数智建造与管理广西高校工程研究中心”获批立项,工程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入选自治区高校基层教学组织。2025年,“自治区级数智建造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成功立项,标志着专业实验教学水平达到新高度。目前,工程管理专业已构建起“专业建设—平台支撑—团队保障”的闭环式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教学与科研互促共进、专业建设与平台发展协同并进的良好态势。

  服务领航

  做好专业服务“排头兵”

  广西科技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始终紧密围绕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积极投身于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实践。师生团队深度参与各类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与管理工作,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提升了多个地方重大工程项目的质量和效益,为地方基础设施建设贡献了专业力量。工程管理专业立足广西面向东盟的独特区位优势,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际先进的工程管理理念和技术,推动了地方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成效凸显

  取得育人改革“丰硕果实”

  通过多年的教育教学改革,广西科技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近3年,工程管理专业学生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铜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龙图杯”全国BIM(建筑信息模型)大赛一等奖、全国智慧城市与智能建造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二等奖等国家级别和自治区级奖项40余项。工程管理专业300余名在校生,有252人次获得国家奖学金、自治区优秀毕业生、校级“三好学生”等荣誉。优秀学生代表入选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录。学生党支部获评广西科技大学五星党支部和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大批毕业生就职于知名企业,学生专业知识和能力获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

  智启未来,再谱新篇。未来,广西科技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将一如既往,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紧密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持续探索和创新教育教学模式,致力于培养契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创新型工程管理人才,续写工程管理教育的新篇章。(邓朗妮 郭亮)

中国教育报教育视窗 11横贯赋能 创新工程管理专业育人模式 邓朗妮 郭亮2025-04-18 2 2025年04月1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