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冠县武训中学是一所公办全日制重点中学,前身为1888年由武训先生创办的崇贤义塾。历经百年薪火相传,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打造了独有的教育品牌。校园内清心湖碧波荡漾,励志冈书声琅琅,红墙绿柳相映成趣,教育教学臻善臻美,展现出欣欣向荣的蓬勃生机和活力。
党建引领 “正”字当先
党建是学校发展的“红色动能”。武训中学坚持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办让人民满意的学校为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心同日月,行比江河”的校训和“全面发展,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教育教学质量连年攀升,赢得家长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学校先后被20所“双一流”高校授予“优秀生源基地”称号,并获得全国中学生数学联赛优秀组织单位等18项荣誉称号。
名师荟萃 启思诱悟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武训中学大力实施“强师兴校”战略,纵深推进师德师风建设,“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为教师创造更多成长和发展机会,锻造了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师德师风良好、专业素质精湛、教学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不断涌现。教师始终坚持“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团结合作、乐于奉献”的武训精神和“启思诱悟”的教学原则,助力莘莘学子走向成功。
教学教研 高效为本
教而不研,行之不远。在学校党委书记杨新刚、校长程邦伟的带领下,学校对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课堂教学进行“大手术”式改革,创造性地推出“自主学、合作学、探究学”的“2351”深度教学高效课堂。其中,“2”指“吃透教材、吃透学情”,“3”指保证教学的“信息量、思维量、训练量”,“5”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解疑、点评升华、检测训练”5个环节,“1”指“真抓落实”。学校系统开展“青蓝工程”“同课异构”“每日一研”“优质课比赛”等系列活动,实施“教、学、用”一体化的教学策略,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为区域教育的发展贡献了“武中智慧”。
教学管理 实处着力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学校高度重视教学管理精细化和规范化,对教学过程中的“备、教、辅、改、批、考、研”7个环节实行层层把关、闭环管理,全力确保“一生一案”“一日一研”“一日一清”等系列措施落到实处。教师借助课间、饭余时间在教学楼走廊里摆起“解惑摊”,充分为学生释疑解惑,助其及时查漏补缺,师生热烈交流的场面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同时,教师还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及时有效地解决学生面临的各种问题,实现了教师对学生的精心守护和陪伴辅导。
因材施教 特色培优
每名学生都是一颗充满希望的种子。武训中学重视优等生的“一生一方案”培养工作,创设“卓越零班”,实施分层教学,打造名师团队,开展小班化教学,培优工作质量不断提升,其中,“卓越零班”成为武训中学培优育尖的响亮品牌。此外,学校还通过与高校共培共育共享、邀请专家授课、前往名校研学进修等各种方式,拓宽学生学科知识视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先后培养出一大批优秀学子和先进模范。
“五育”并举 知行合一
武训中学以“培养志存高远、明德明智、博学笃行、担当创新的国家栋梁”为教育目标,定期开展“以德育心、以智慧心、以体强心、以美润心、以劳健心”系列实践活动,如励志演讲比赛、学雷锋志愿者活动、18岁成人礼等。学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如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等。在学校举办的体育节、艺术节以及省、市级各项赛事中,武训学子的风采得到充分展现,获得校内外的一致赞誉。
严格管理 保障健康
武训中学采取多种途径严格管理食堂各项工作,一是源头把控,严格筛选供应商,加强食堂员工专业培训;二是精心设计膳食菜谱,注重营养搭配;三是建立膳食经费公开机制,定期公示食材采购成本、餐饮运营费用等信息。学校创新管理举措,招聘学生家长进入学校餐厅工作,参与体验配餐和管理工作,使家长和学生对学校食品安全更加放心。学校餐厅获评山东省中小学校“星级食堂”。
设施完善 保证安全
武训中学现有优质的录播教室、创客教室、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微机室、外语听力系统、自主学习一体机、智慧黑板教学系统和理化生实验室。新建学生公寓楼配有浴室、空调、暖气,改善了学生的住宿条件。学校始终将校园安全视为办学生命线,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深化校园安全管理模式,获得2024年度山东省学校安全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桃李不言满庭芳,弦歌百年奏新声。站在新时代的起点,武训中学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大力弘扬武训精神,抓住机遇、锚定目标、振奋精神,为保障冠县教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不断开拓进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路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