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课程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中国教育报 2025年04月18日 刘景钢

  作为首批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校,辽宁省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八高级中学以“五育”融合、学科交叉、人文特色为联动基点贯通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积极开展“五育”融合课程体系研究,构建了基础型课程、探究型课程、拓展型课程、体验型课程等四大课程群,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目标。

  基础型课程:国家课程的校本重构,筑牢全面发展的根基。学校以国家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为改革锚点,立足学生发展需要,深度推进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重点挖掘教材中的“五育”元素,用好校园、地域等要素,从内涵和形式上拓宽“五育”的边界。学校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个性培养,按照“充分选择,科学走班”的原则,实施“定二走一”选课走班模式(即首选科目物理或历史固定,化学、生物、政治、地理4科中再固定一个学科,最后一个再选学科实施走班上课),实现12种选择“全选全开、有选必开”,形成行政班与教学班并存的管理模式,保证教育教学效果。

  探究型课程:用好高校资源,培育创新能力。学校充分聚合地方高校的科技资源,以高校工程实验室等为平台,采用主题探究、课题研究、项目设计等方式开发智能科创课程。例如,基于生活场景,打造半自动化机械臂分拣系统装置研究等探究型校本课程10余节。该类课程将数学、物理、信息技术、美术等分学科知识整合得更加完整而立体,有效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与实践创新能力。

  拓展型课程:突出地域特色,深化家国情怀。该类课程突出人文特色和地域特色,融合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旨在提升学生人文底蕴、审美意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例如邀请大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黑山剪纸”传承人入校传授剪纸技艺,开发以学习大连金普地区革命英雄关向应精神为核心的“红色文化经典”课程群,使区域文化有机融入学校课程建设。校本课程与研学实践交叉融合,不断扩大课堂的外延。

  体验型课程:发展指导与德育浸润双轨驱动,各年段课程相互贯通。该类课程包括发展指导和德育浸润两大模块,两类课程打通实施,有机联系。如分年级设计生涯、心理、学业、生活4类指导课程,实施“珍惜生命,修身养性”“感恩责任,规划进取”等5类德育体验课程,通过“五育”一体化与课内外贯通,培育学生具备健康生活的理念,涵养责任担当的品格。

  (作者系辽宁省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八高级中学校长)

中国教育报校长周刊 05多元课程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刘景钢2025-04-18 2 2025年04月1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