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济南市兴隆片区,一场打破学段壁垒、重塑教育生态的创新实践正在蓬勃生长。2024年1月,随着济南兴隆K15+教育联盟的成立,作为国内首个覆盖幼儿园至高中全学段的区域教育联盟,其“十五年一贯制”育人模式很好地回应了家长对优质教育的期待。然而,这一探索的起点,却起源于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困境。
在济南市兴隆片区,“幼—小—初—高”学段割裂曾困扰当地教育发展。“幼儿园教师不了解小学课程重点,高中教师对初中基础掌握不足。”一位联盟校校长说。学段间的“无形壁垒”,让学生成长的连续性被割裂。例如,小学高年级教师反映,部分升入初中的学生因科学基础薄弱,难以适应物理、生物等学科学习;高中教师则发现,学生实验能力不足,与初中实践课程脱节直接相关。此外,片区7所学校中,5所为新建校,教师平均年龄仅26岁,教学经验不足加剧了育人连贯性的挑战。家长对“家门口好学校”的呼声日益强烈。
如何打破学段藩篱,留住优质生源?这一难题倒逼兴隆教育人寻找破局之道。
2024年1月25日,在市区两级政府部门支持下,由涵盖幼儿园至高中全学段的7所学校组建而成的济南兴隆K15+教育联盟应运而生。K15标志着联盟致力于打破学段壁垒,推行“3(幼儿园)+6(小学)+3(初中)+3(高中)”的15年贯通培养育人模式,而“+”则意味着联盟要以包容、兼收、开放的态度,四维发力贯通育人,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育人理念贯通:从“分段思维”到“贯通培养”
育人价值取向,作为决定学校及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逻辑起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实现全学段贯通的关键,在于联盟校全体教师能否确立整体育人的价值理念。济南兴隆K15+教育联盟绝非简单地将幼儿园、小学、初中与高中机械相加,而是秉持“平等、开放、融合、共赢”的原则,在教学、教研、培训、评价等方面开展了深度合作,有效带动教师摒弃了传统的“分段割据”思维,树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整体育人理念。在此理念指引下,高中教师为初中生开设“科学先修课”,幼儿园则引入小学体育教师教授篮球,学段间的壁垒被彻底打破,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按照自己的优势去发展。不仅如此,联盟内部还互相协作,打造特色教育全学段发展的直通车,为拔尖创新人才的非线性成长开辟了新路径。
课程建设贯通:从“碎片化”到“阶梯式”
课程是贯通培养的骨架支撑。济南兴隆K15+教育联盟通过校际协同、资源共享,系统构建起15年贯通培养的阶梯式课程体系,有效破解学段割裂难题,充分满足学生长远发展需求。联盟以济南市“泉引桥”工程为指引,在科学教育领域率先破题,依托片区“科创带中心”区位优势,研发“神奇的浮力”“光”等跨学段课程,构建“观察现象—探究原理—实践应用”三级进阶链条。此外,在劳动教育领域,泉泽幼儿园与润泽一幼、二幼牵头打造“小菜园到生态农场”实践链,建立劳动认知递进培养机制;思政课程建设方面,济南实验高级中学牵头启动了全学段思政一体化的探索与实践,让价值观培育螺旋上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方面,泉泽初级中学整合一至十二年级古诗文216篇编撰分级诵读手册,为联盟诵读课程提供内容支撑。2024年,联盟在泉泽小学举办科学教育成果展,精心推出“神奇的浮力”“光”“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3堂“双师”展示课,生动演绎了思维进阶培育路径,为联盟内其他学校提供了有益借鉴。
教学教研贯通:从“分段深耕”到“全链协同”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为培养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联盟创立了“一校聘请专家、各联盟校资源共享”的教师培训模式,聚焦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和全学段衔接有效策略等问题,开展常态化共研活动,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邀请心理学领域的知名专家深入剖析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与认知规律,帮助教师从根源上精准把握教学方向,因材施教;邀请课程设计专家针对相邻学段衔接课程的开发与优化给予专业、精准的指导,确保课程体系紧密贴合学生的成长轨迹与发展需求。此外,联盟还建立了本土专家资源库,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打破校际藩篱,鼓励名师成立个人工作室或工作坊,引领联盟教育协同提升。这些举措为教师们打开了教育新视野,使他们主动向下和向上对接,推动衔接教育科学优质发展。其中联盟成员,济南实验高级中学、泉泽小学和润泽学校还被评选为济南市科学教育引领校。
校长项目贯通:从“四面出击”到“重点突破”
为确保联盟工作有序开展,联盟逐步构建起理事长月例会制度,并以教育教学问题为导向,推行校长项目负责制。该制度是一种自上而下推进、打破校际沟通壁垒、深化学段衔接的项目组织与实施模式。联盟围绕课程建设、教师发展、课题研究、艺体展演等关键领域,系统规划了13个发展项目,由项目牵头校负责组织实施。例如,2024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当天,由润泽学校牵头举办的联盟首届彩虹微型马拉松活力开跑。这场活动不仅为家庭提供了展示亲情与团结的平台,更有力地推动了社区体育文化的发展。在校长项目负责制的有力推动下,联盟还顺利完成了“全学段思政一体化探索”主题培训、K15+教育联盟“当世界成为我们的课堂”艺术展、市级课题申报以及研学课程专场展示等多项重要工作,有效保障了全学段教育的顺利实施。
随着贯通育人实践初见成效,济南兴隆K15+教育联盟并未止步。2025年,联盟启动了“1431”工程,即建立一套管理机制、打造四季特色品牌课程、助力三类人群协同发展、打造一个特色育人品牌。通过建立联盟管理委员会和核心管理机构,确保联盟各项工作有序开展;通过打造“春研、夏跑、秋蕴、冬艺”四季特色品牌课程,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助力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协同发展,形成教育合力;通过打造科技育人特色品牌,为国家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科技人才,以系统性改革推动教育生态再升级。
深耕一域,惠及一方。理念同步、课程衔接、师资联动、校家社协同——济南兴隆K15+教育联盟的这场贯通培养的实践,不仅留住了优质生源,让教育回归“人的连续性成长”本质,也努力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济南样本”。
(杨洋 余洋 徐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