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康平县郝官屯九年一贯制学校

以“智雅”社团绘就“五育”并举新画卷

中国教育报 2025年02月22日 陈会颖 孟祥洁 冯勇

  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近年来,辽宁省沈阳市康平县郝官屯九年一贯制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将“五育”并举落到实处,构建出以“智雅”社团落实“五育”并举的教育新模式,积极践行幸福教育理念,为学生提供多样的选择空间,为每一名学生的成长搭建幸福的舞台。

  构建“智雅”社团体系,挖掘潜能,促进“五育”融合

  学校依托“智·雅”办学理念,以“学校特色、教师特长、学生特点”为出发点,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努力挖掘教师潜能,从“强智”“尚雅”两个层面构建出了“智雅”社团体系。其中,“强智”社团体系以“智”为核心,注重科学素养,启迪学生的思维,分为智训、智教、智学三个类别。“智训”包括象棋、魔方等益智类社团,“智教”包括信息、科学、创意等社团,“智学”包括校园文学、学法攻略类社团。“尚雅”社团体系以“雅”为核心,注重行为、爱好,立德树人,分为雅心、雅趣、雅智三个类别。“雅心”包括国学、书法、文化类社团,“雅趣”包括体育、美育类社团,“雅智”包括劳动、社会实践类社团。

  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学校“智雅”社团体系根据学生需求和年龄特点,整合差异,组建社团,真正做到了尊重学生的选择、迎合学生的爱好、发挥学生的天性,激发学生特长,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创建“智雅”社团活动模式,提质增效,落实“五育”并举

  开展社团活动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学校利用校本课程和个性化课后服务时间开展社团活动,采取班级小社团与学校大社团相结合、同年部横向联合与跨年部纵向联合相结合的形式,打造出“5+1+N”(5天课后服务、每周1节社团校本课程、N种社团活动)教育新模式。周一、周三、周五为班级小社团和同年部横向联合社团活动时间,其间以班级、年部为单位,针对学生的年龄和学识特点编写授课内容,开展书法、快乐阅读写作、国学、魔方、棋类等社团活动。周二、周四为跨年部纵向联合学校大社团活动时间,其间以学校为单位,以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为出发点,开展足球、太极功夫扇、手鼓、合唱、口才等社团活动。

  学校打造的“5+1+N”教育新模式成效显著,充分保障了学生的自主性、特长性,为其提供了广阔的成长空间,实现了“双减”背景下“人人有社团、生生有特长”的学校幸福教育愿景,提升了教育品质。

  开拓“智雅”社团活动空间,整合资源,拓宽“五育”实施路径

  为丰富社团教育内涵,学校开拓了“智雅”社团活动空间。

  与社区、家庭共建。学校积极发挥“家长学校”主阵地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文化娱乐活动,营造幸福校园生活氛围。成功举办“喜迎二十大·团结向未来”“社区—家长—学校”阳光体育友谊赛,邀请学校社团和家长共同参加,在比赛中亲身体验成长,感受社团文化,有效提高了学校社团的影响力,增强了学生体质。

  与相关部门共建。为保障社团快速、持续、稳定发展,学校与绿康达采摘园、祺州古城等单位共建合作,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策略,邀请专业教师对社团进行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将社团活动与学校活动相结合。学校将传统文化节日和社团活动相结合,举办校园艺术节、国学展演、科技节、足球联赛等,为社团活动的开展提供平台,促进了学生心智、品德、艺术等素质提升,使校园文化建设向多渠道、深层次方向发展。

  校外教师与校内教师合作。学校在确定社团项目后,邀请校内教师参与到社团活动中去,同时聘请校外专业教师指导社团活动,促进社团高质量发展。

  建立“智雅”社团评价机制,赋能成长,深化“五育”并举

  社团评价机制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提升学校的社团质量有着重要作用。学校全程跟踪社团活动的开展情况,制定《社团活动评价方案》《评价量表》,并采用过程性评价和多元化评价,使评价机制更翔实、更全面。过程性评价从活动前准备、参与态度、知识技能掌握、阶段成果展示等多个层面进行综合性分析,多元化评价采用教师点评、学生自评和互评、班级互评、阶段展评等多种方式进行。学校将“五育”并举与社团有机结合,运用多元化评价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

  “智雅”社团深化了学校教育理念,提升了“五育”并举育人实效,促进了课后服务高质量发展。未来,学校将继续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努力提升幸福教育品质,打造教育新生态,培育新时代好少年。

  (陈会颖 孟祥洁 冯勇)

中国教育报大思政 04以“智雅”社团绘就“五育”并举新画卷 陈会颖 孟祥洁 冯勇2025-02-22 2 2025年02月2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