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

坚持立德树人 创建高水平研究型学院

中国教育报 2024年12月29日 王恩元 翟成 王铭

  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创建“安全特色、世界一流”的高水平研究型学院,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学院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顺利通过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验收。

  党建引领创新发展

  力创标杆院系新篇章

  学院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积极探索党建工作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全面推进学院“十四五”规划任务目标和重点工作落地落实。学院党委顺利通过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验收,1个党支部通过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验收,2个党支部入选“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学院还荣获江苏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苏省科教系统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等各类省级荣誉10余项。学院依托“教师+学生”混合党支部,加强党员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党员党性修养,注重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学生管理等各项工作中,党员教师冲锋在前,为广大师生树立榜样,带动全院师生积极投身学院的建设和发展。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立德树人成效显著

  学院构建“思政铸魂、协同育人”的安全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创新师生混合党支部,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教师在科研中以身作则,巧妙融入思政元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学院采用“平台—团队—项目”联动育人法,利用A+学科优势,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国家科研项目,接触前沿技术和理念,与企业合作了解实际需求,不断提升创新和实践能力。同时,学院构建了思政教育体系化、课程内容模块化、工程实践多元化、团队培养全员化、创新教育项目化“五化合一”创新人才培养新体系,培养了符合国家重大战略和产业升级需求的高层次安全人才。学院荣获2022年高等教育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和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并获批多个国家和省级教学团队及教研室。

  实施人才强院战略

  打造一流师资队伍

  近年来,学院形成了以院士为学术带头人、安全领域知名教授为主体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学院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教授43人、副教授42人,博士生导师47人、硕士生导师87人。教师队伍中有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专家6名、应急管理部门特聘研究员1名、国家核电消防安全专家1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全国模范教师获得者1人、全国优秀教师获得者2人;学院教师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1人、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1人、第二届“科学探索奖”1人;入选国家教育部门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1个、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1个。

  聚焦安全科技创新

  服务国家能源战略安全

  学院聚焦煤炭行业重大灾害防控、城市公共安全和应急救援等科技难题,致力于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问题。近年来,新增国家科研平台1个、省部级科研平台4个,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4项、课题12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部门推荐)1项、重点项目5项、联合基金重点项目5项;获省部级和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0余项。同时,学院高度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近5年,科研经费到账超7亿元,推广应用经费超5亿元。参与应急治理与国家安全江苏省重点培育智库建设,20余篇咨政报告获相关上级部门采纳或批示。学院积极主持或参与制定国家标准、煤矿安全规程和细则等18项,举办各类安全相关培训班287次、培训2.3万人,为国家、行业和地方培训大量安全人才。科研成果为降低我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作出积极贡献。

  未来,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将继续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一流师资、一流科教、一流平台、一流基地、一流人才“五个一流”学科建设目标,汇聚起创建“安全特色、世界一流”的高水平研究型学院的磅礴力量,推动学院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为加快推进能源资源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王恩元 翟成 王铭)

中国教育报高校新风 04坚持立德树人 创建高水平研究型学院 王恩元 翟成 王铭2024-12-29 2 2024年12月29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