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

多维度培养控制类研究生应用创新能力

中国教育报 2024年11月21日 罗文广 刘胜永 张银

  广西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是学校较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5个学院之一,规模从最初的一个控制类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发展至1个学术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作为一所地方高校,广西科技大学坚守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学院亦将应用创新基因渗透到控制类研究生教育中。自2007年开办研究生教育以来,学院以控制类学科的特征特点和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为驱动,确立“创新导向、学研结合、以道相交、用创相融、互通共赢”的改革思路,聚焦创新能力、有效性教学、紧密型导师团队等主要元素,从“顶层”“师资”“课程”“项目”“平台”5个维度,着力打造全环节融合创新元素的地方高校控制类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四有效”(有效教师、有效教学途径、有效评价方法、有效研究性教学目标)的学研结合课程教学模式和“用创相融”实践课教学模式,建设有温度的紧密型“严师”团队,实现师生协同创新,全方位协同解决研究生应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应用创新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创新导向”

  创设地方高校控制类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

  “顶层”的设计至关重要。学院根据地方高校控制类研究生的培养特点,挖掘和分析适应其培养过程、具有多元性的创新能力要素,明确了八大创新能力要素:创新基础、创新技能、创新人格、创新智力、创新精神、创新投入、创新制度、创新环境。依据这些创新能力要素核心内涵,确定各模块元素的内在逻辑关系——以时间维为轴线、以内容维为核心、以方式维为纽带、以主体为中心、以层次为目标,即按时间顺序,设置能够支撑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要素的各模块内容,形成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其执行的主体和方式,使研究生实现知识习得、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的各层次目标,并支撑创新能力要素达成。10多年来,学院依据以上思路和架构不断建设、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以道相交”

  建设导师团队和师生共同体

  培育“同道”价值理念,形成了“以研究生发展需求为导向,‘三严’‘有温度’‘紧密型’”的导师团队建设思想。研究生发展需求涵盖了服务国家发展需求和个人发展需求。“一严”:严己,导师严谨治学、潜心科研。“二严”:严格过程,规范学术。在研究生培养各个环节中,指导研究生晓以规矩、忠于客观事实和科学研究规律,师生共同严守学术道德“红线”。“三严”:严格例会制。实行规范而严格的周例会制,通过研究生各种类型的汇报,督促其完成课题研究工作,培养其总结、交流和思辨能力等。同时,导师团队尊重学生人格、智力和个体差异,关注学生职业发展,在特殊日期举办团建活动,构建一个有温度的师生学术共同体。

  “学研结合”

  创新地方高校控制类研究生课程教学模式

  建立了“学习+研究”的研究生课程教学模式,将课内的“教”与“学”、“汇报”与“交流”和课外的“预习+复习”“课程项目研究”结合起来,实现课内、课外教学与研究的融合,在有效教师、有效教学途径和有效评价方法的基础上,课程达到了有效的研究性教学目标。通过该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训练了其科学研究素养,取得良好成效。

  “用创相融”

  提升地方高校控制类研究生实践和创新能力

  全面实施项目式教学和培养。在控制类研究生培养体系中增设实践性课程,探索合理的教学方法,实施有效的教学活动,强化应用和实践;设计好实践课程内容和考核内容、方式,将具有创新创业属性的内容融入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以学科竞赛为抓手,将学科竞赛等创新活动融入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强化创新意识。

  “互通共赢”

  建设校企合作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支持柳州市打造第四支柱产业“智能终端及机器人”之际,学院为政府部门制定总体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与多个大中型企业和高水平大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以此为抓手,以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和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建立“产学研”联盟,搭建多方互通共赢的育人平台。

  学院在持续改革和追求卓越中,研究生应用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提高,成效显著。学术论文发表方面,学院年发表高水平高质量论文占比约60%;近几年,每届有13—18名毕业研究生攻读博士学位,深造率近20%,在学校各学院中名列前茅;学科竞赛成绩优异,近3年,获得国家级别奖项160余项、省部级奖项400余项,研究生全部参赛;近3年,研究生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多数毕业研究生进入高等教育机构、国有企业和科研院所等单位工作。

  (罗文广 刘胜永 张银)

中国教育报高校新风 10多维度培养控制类研究生应用创新能力 罗文广 刘胜永 张银2024-11-21 2 2024年11月2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