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设教育强国的大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正不断开启新篇章,积极应对全球化挑战。其中,新工科改革的推进与“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构成了这一进程中的重要动力。推动新工科教育的国际化发展,不仅是对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响应,也是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影响力的关键步骤。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在国际合作上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在中亚地区,一些高校开创了境外办学的新模式,如西北工业大学哈萨克斯坦分校的成立,便是这一趋势的具体体现。这些高校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引导与支持下,立足中亚地区国家的经济状况、文化特色及社会生活,构建了符合当地特色的新工科办学模式,并设立了适应地区需求、符合国际教育标准的新工科境外办学体系。
具体来看,这些高校通过采用校企合作、模块化教学、联合培养等创新方式,不仅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科研合作和人才培养积累了宝贵经验,还加快了我国新工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步伐,为新工科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其中,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是指,当地企业尤其是中资企业直接参与合作办学的过程,明确提出适应行业发展的人才需求。高校则依据这些需求,制定并实施合理的培养方案,同时积极安排学生进入企业实习,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一模式最终形成了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企业和高校共同参与管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在合作过程中,企业和高校各自发挥优势,基于双方特点,实现互利共赢。
模块化教学模式主要是指,高校结合国际上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培养方式,将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内容划分为若干个模块,着重于培养学生坚实的专业理论与技术知识、宽广的国际视野以及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这种培养模式旨在全面增强学生的规划设计、施工组织及经营管理能力,进而培养出具备高尚职业道德、扎实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联合培养模式主要是指,境外高校与我国高校本部合作设立我国高校的境外分校,共同培养学生,学生最终将获得由我国高校本部与境外高校联合颁发的毕业文凭与资格证书。在此模式下,校区之间紧密协作,共同制定出一套完善的教学方案,并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学生得以在此平台上交流学术问题,分享学术观点,激发学术思维。同时,双方还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充分发挥各自的特色与优势,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联合培养。
这些模式为产学研协同创新提供了广阔舞台,进一步推动了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并提升了国内科研水平,形成了良性循环,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了助力。
中亚的高等教育起步较晚,其本国教育资源及教育建设能力尚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鉴于此,中亚各国领导人对在其境内开办中国大学持积极支持态度,意愿强烈。因此,赴中亚地区境外办学未来发展空间巨大,我国有意愿且有能力实施境外办学的高校应把握这一优势,积极探索境外办学发展之路,以加深并拓展与中亚国家的合作交流。
中亚地区特有的社会人文条件、重要的地理位置、多样的地形地貌、独特的自然景观以及丰富的矿藏资源,都为我国科研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研究对象。在开展中亚地区境外办学的过程中,我国高校一方面应结合当地特点,设立各类研究所来开展研究工作;另一方面还应注重推动新工科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并致力于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新工程教育标准。
新工科培养方案需严格遵循国际标准,确保所培养的工程人才能够获得国际认可的学历学位,从而提升其国际竞争力,满足国际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同时,培养方案应兼顾当地实际,与当地教育标准相协调,使毕业生能迅速融入当地社会并有效解决实际问题。此外,面对未来工程学科交叉融合的新趋势,我国高校还要基于实践重新审视现有的工程教育标准,识别其局限性,积极探索新的发展路径,以适应新型工程学科的需求。
通过这些举措,我国高校不仅能提升境外办学的质量与影响力,还能促进国内外教育标准的交流与融合,为我国工程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单位系兰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