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业大学法政学院

探索“AI+法律”新模式培养复合型法治人才

中国教育报 2024年10月22日 李国莉 李丽娟 张治宇

  在迈向“双一流”的进程中,法学作为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在促进工科院校学科交叉融合、推动综合性大学转型中具有战略性作用,同时法学学科更应借助工科院校优势,顺应人工智能时代的需求,构建起“法律+自然科学”“AI+法律”交叉融合的学科体系,为培养掌握人工智能技术的复合型法治人才奠定坚实基础。南京工业大学法政学院紧抓机遇,在夯实“法律+自然科学”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基础上,积极探索“AI+法律”交叉学科范式的新方向,力争培养既具备法律思维能力和法律适用能力,又掌握相关自然科学知识并能够分析和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优化新法科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是法学教育人才培养中的核心问题。传统法学教育注重培养掌握系统的法律专业知识,具有逻辑思辨和论证能力、良好的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高素质法律人才。但面对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的发展,传统法学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也应适时作出应变。

  法政学院利用南京工业大学强工科的优势,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及时调整,促进法学与科技结合,依托化工、安全工程、信息工程等优势学科,以工业安全法、人工智能法等交叉学科的建设为抓手,实现传统法学与自然科学、人工智能交叉学科的综合建设,进行多学科优化组合,凝练研究方向,打造新时代新文科背景下理工科大学的特色法学。与培养目标相契合,法政学院深入优化课程体系,目前已经开设“突发事件应对管理法”“安全生产法”“食品安全法”“工程法”“人工智能法治与实践”等新法科系列课程。与新开课程相配套,法政学院大力推进新法科教材的建设。“工程与法律”获批校级重点教材重点立项,“应急管理学:理论与案例”获批校级重点教材一般立项,“安全生产法”获院级重点立项,2022年在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实现“双碳”目标的法治保障研究》是国内首部“双碳法”著作型教材。这些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培养在当前科技、经济的迅猛发展下,国家法治建设急需的既懂法律又懂安全、工程、人工智能等的“多专业交叉”复合型法律人才。

  多管齐下

  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近年来,法政学院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智库建设、交叉学科研究等方面多管齐下,构建复合型法治人才培养新模式。

  在专业建设方面,法政学院稳步推进“化工安全监理”微专业建设,基于此形成的成果“基于协同创新理念化工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一等奖以及第六届中国石油和化工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

  在课程建设方面,法政学院与优质律师事务所共建“律师与公证实务”课程,建立行业企业深度参与高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新机制,深化产学研全方位合作,该课程成功入选校级产教融合型一流课程,是全校13门课程中仅有的文科课程。

  在智库建设方面,2022年江苏省与学校共建地方立法研究基地,该基地是以法学为核心学科,以化工、材料、环境、安全为支持学科的多元复合型地方立法智库。基地设立以来,通过基地共提交40余份立法专家咨询报告,完成3份立法后评估报告,其中,针对《江苏省食品安全条例》《江苏省湿地保护条例》等4项立法建议被采纳,充分发挥了法政学院高端智库的作用。在服务地方立法的同时,法政学院致力于推动研究生、本科生参与基地项目,将智库建设嵌入人才培养中,目前法政学院研究生参与基地项目68人次,本科生参与基地项目100余人次,基地研究项目转化为本科论文选题9篇,转化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6项。

  在交叉学科研究方面,紧扣生态文明建设国家战略,法政学院协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主持起草了《南京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管理办法》,是江苏省内首部建筑垃圾资源化立法,作为主要完成方,参与编制了《江苏省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导则》,法政学院学生参与项目研究共计50余人次;紧扣“双碳”目标,为上市公司提供碳中和法律服务,碳排放权分配政策与法律趋势评估报告3份,碳交易市场风险政策与法律分析报告3份,碳排放权交易合同法律审查报告6份,法政学院学生参与项目研究共计50余人次。

  迎接人工智能时代挑战

  探索“AI+法律”交叉学科范式新方向

  新一代人工智能相关学科发展正在引发链式突破,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从数字化向智能化加速跃升。法律与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数量切实关系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南京工业大学积极响应时代号召,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以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发展,开展本科生AI筑基计划。2024年“人工智能导论”课程已面向全校新生线下开课,高年级学生线上选修开课,同时学校全面启动了“AI+专业”百门课程集群式建设进程。

  法政学院借助学校优势,积极探索“AI+法律”交叉学科范式新方向,目前已开设“人工智能法治与实践”课程。在强调学生对法学知识有全面、系统认知的基础上,同时对数据库、机器学习、模式识别、知识库工程、神经网络、数理统计、信息的可视化等众多领域有一定了解,在融合多元化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解决法律人工智能交叉学科的复杂问题。在完善“AI+法律”理论课程设置的同时,法政学院将着力于与人工智能法学相关的应用类课程体系的建立,包括人工智能司法辅助操作、法律大数据提取技术、智慧法庭系统的综合运用等,在实践方面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人工智能领域企业的实习机会,切身体验人工智能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法律人工智能产品的能力。

  面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挑战,法政学院积极应对,主动变革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高学生运用人工智能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为培养掌握人工智能技术的复合型、桥梁型人才提供了重要保障。

  (本文系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面向流程工业转型的‘智能+’专业群学科交叉人才跨院跨界培养模式”[课题编号:2023JSJG344]阶段性成果)

  (李国莉 李丽娟 张治宇)

中国教育报教育视窗 10探索“AI+法律”新模式培养复合型法治人才 李国莉 李丽娟 张治宇2024-10-22 2 2024年10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