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信息技术学校学生在南信—汇博机器人产业学院进行机器人实操。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教育局供图
“随着客户越来越多,对定制的智能生产线售后维护服务需求趋于数量多、个性化、多元化,公司派出的智能制造工程师满班运作,仍然远远不能满足客户需求,很快我们就无人可派了。”有段时间,广东汇博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叶贵芳甚是着急。
随着企业数智化转型深入推进,汇博机器人面临中层管理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的问题。为此,汇博机器人决定与南海信息技术学校联合创办南信—汇博机器人产业学院。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体系,辅以校企双导师的即时指导,双方努力培养掌握新技术、适应新业态的高素质数字技术技能新工匠。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拥有超44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业升级对南海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南海区通过产教融合工作联席会议、产教融合发展促进中心、市域产教融合联合体、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四轮驱动”,促进人才培养适配产业发展,努力打造“量足质优”的南海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体系。
共建共享推动校地企“三向奔赴”
南海区产学资源丰富,拥有4所本科院校、4所高职院校、7所中职学校、5所技工院校,在产业端有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846家,科创端有重点科创平台33家。作为制造业大区,南海区正打造“三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全区现有超过24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实现数智化转型,比重达55%。
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离不开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一强有力的支撑。南海区教育局调研发现,区内部分职业院校培养目标与企业用工标准不对接,课程内容与企业实际生产项目不同步,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实际不紧密,人才培养模式难以匹配现代产业的发展需求。
如何强化产学资源的整合力度,构建市场导向的产教融合协同创新机制?“我区应需而变,成立产教融合发展促进中心,聚焦校企合作、实习就业、技能培训、人才服务等进行实体化运作。”南海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钟文川说,产教融合发展促进中心采取“1+1+n”的合作模式,即“一个行业共同体、一个产业学院、n个示范性企业校区”,搭建起政校行企互动交流、资源共建共享的“立交桥”。
在该中心协调下,校地企以教促产、以产助教,努力实现行业、企业、学校“三向奔赴”。
企业投资参建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
随着新产业、新技术的发展,企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技术技能要求变化很快,职业院校仅靠自身力量去培养人,容易与产业需求脱节。如何创新机制,探索政府、学校、企业多方协同、多元筹资的发展模式,为南海产业转型培养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
南信—汇博机器人产业学院就是一块“试验田”,这是南海首个混合所有制的机器人产业学院。南海区教育局主动作为,为学校与企业搭建合作桥梁,按照“共建共享、多元筹资、育人留人”的思路,以新机制创建产业学院。其中,企业投资超过1000万元,政府投入约400万元,学校则自筹100万元。
“我区引导职业院校以产业学院等为载体,与企业共同投入,共同开展专业规划,共同开发建设课程,共同组织教学实施和实习实训,实现人才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的同频共振。”在南海区教育局副局长焦玉君看来,要培养“上岗就上手”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不但需要职业院校面向产业实际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而且需要企业积极主动参与人才协同培养。
为保障产业学院长期可持续发展,南海区致力于构建权责分明、公正透明的合作模式。在南信—汇博机器人产业学院,设备和产权划分清晰,企业和学校间的权益分配明确。必要的场地和设备支持,主要由南海信息技术学校提供;而企业则主要负责招生,并提供技术支持。
据介绍,南信—汇博机器人产业学院不仅为南海区智能制造行业企业提供多元化教育培训服务,助力南海机器人产业持续发展,还依托企业和学校的技术力量,服务中小企业的产品研发和技术咨询等需求。
目前,南海区内大中专院校与企业共同建设44个产业学院,涉及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等多个领域。参与企业累计投入资金超1亿元。
“量足质优”技能人才服务产业发展
从原材料到成品打包仅需10分钟,工业机器人全程独立自动化作业,无需人工……南海信息技术学校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高年级学生定期到南信—汇博机器人产业学院,在平底锅智能生产线上实训。他们在智能冲压机器人工作站、智能检测与冲孔机器人工作站等产线上,真刀真枪地锻炼真技能。
考虑到学生在部分实习实训课程中需要用到企业的大型设备,南海信息技术学校还与企业共同建造了企业校区。企业校区与学校相隔数公里,学生每周有三天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两天前往企业校区实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而在实操中,南海信息技术学校相关负责人发现,企业很多专业化生产线对操作者的专业技术、实践经验要求较高,不适合职业院校实训经验较少的学生。学校与企业直面问题,共建智能生产线,该生产线不但具有实际生产力,而且匹配职业院校学生的实训需求。
“校企共建的智能生产线,如果只服务于校内学生,使用效率不高,也难以充分发挥出这些生产线的综合效益。”南海信息技术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南海区教育局支持下,南信—汇博机器人产业学院打造开放型公共实训中心,提升产线的惠及面,预计每年可完成2000人次的培训目标。目前,产业学院已开展了两期工业运维班的社会性培训,两期毕业生大多入职智能制造类企业,部分毕业生起薪超过7000元。
“智能生产线、公共实训中心等实训平台的建设,助推我区打造‘量足质优’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体系,服务区域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也为南海吸引优质企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钟文川表示,近3年,南海区培养2.87万名技能人才,社会培训量达5.23万人次。南海现已形成了本科院校、高职院校、中职学校多层次产业技能人才供给结构,在校学生超过10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