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首流动的诗——

与学生共读《爱的教育》

中国教育报 2024年09月11日 高良连

  我是一名刚带完高三毕业班的教师,学生们完成了中学阶段为理想的奔赴,开始踏上人生新的征程。他们有的进入师范院校,准备以后走上三尺讲台;有的光荣地迎来了“运-20”飞机,踏上飞行学员的第一步;有的顺利考入警校,立志做一名为人民服务的警察……分别之日,我们没有流泪,只有满满的幸福与感恩。我重温了三年前与他们共读的亚米契斯《爱的教育》,觉得这三年时光正如我们一起读过的这本书,像一首诗一样。

  那时正值暑假,学生们即将进入高中学习,我给大家推荐了一本简约又丰富的书——《爱的教育》,约定开学后一起交流阅读心得。

  这本书写的是小学四年级学生安利柯的日记。从10月开学第一天起,到次年7月最后一天考试后,整整一个学年的见闻,涵盖了老师、亲人、同学、朋友、朋友的父母、城市的劳动者、士兵、国王……他们活跃在每一个文字里,传递着一种看不见的力量。这种力量温柔而朴实,却能撼动人心,像《论语》中的每一句“子曰”,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于是我们一起穿越文字的丛林,寻找安利柯父亲口中的“诗意”。

  教室里的小崇拜是一首诗。正义的卡隆身边永远不缺乏朋友;见义勇为的罗贝蒂即使跛了脚,也永远不敢有人笑话他;坚持原则的斯塔尔迪即使被打得鼻青脸肿,也永远是同伴们心目中的钢铁英雄;泼莱可西战战兢兢,却能获得奖章且让父亲浪子回头,成为父亲的骄傲……无论贫穷富贵、疾病健康,只要心怀真善,便是英雄。

  书桌上来自父母的信是一首诗。热爱学习吧,因为世界各国不计其数的孩子,都在“以上百种不同的形式学习着同样的东西”,这才能使得人类不至于陷入野蛮;爱你的母亲吧,因为践踏这“最神圣的人类情感”将是可悲的;爱你的老师吧,因为他们“献身于许多将来会忘记他的孩子们的美好事业”;爱你的祖国吧,作为它的“骨肉和灵魂”,为它而战是一种神圣的快乐……字字句句,都在雕琢着少年的心灵。

  每一个刻意隐瞒的举动是一首诗。母亲不让卡隆看见“我”与她牵手而推开“我”,因为卡隆刚刚丧母,此时内心悲痛;几个孩子同去探望病重的小泥瓦匠时,代洛西在门前摘下了奖章,把它放进了衣袋,因为不想让可怜的托尼诺想起自己无法学习的现状而伤心。

  每月故事是一首诗。帕多瓦的小爱国者,把收到的钱币砸回施舍者身上和脸上,捡起了被践踏一地的祖国的尊严;伦巴底的小哨兵为打探敌情而牺牲,他的精神却留在那高树之上;撒丁岛的小鼓手失去了左腿,却传达了军情成功找到救兵挽回战局,获得上尉的称赞……无论是亲情、友情、爱国之情,还是普通的人与人之间的最淳朴的感情,都如高山之雪般圣洁,引得少年们竞相为之付出一切……

  诗是轻盈而治愈的。教育的诗意在于它顺其自然地让孩子学会爱、学会包容、学会自强。班上的罗曼琳同学自豪地介绍自己的父亲:“父亲沉默寡言,但他看到拄着拐杖摔倒的老太太就跑去扶,也会在同事无法到岗时二话不说去代班……父亲让我明白了沉默是金和责任感。”赖俊鹏和张泽培同学发现宿舍楼下的学长在烧衣服玩,无惧被报复的危险将事情报告给了宿管,成了班里的小英雄;吴福忠同学在讲台上发出誓言:“我报考空军飞行员,是早已做好为祖国牺牲的准备的!”书中流动着的理解、正义、家国情怀已经印刻在学生们的心灵深处。

  诗是高贵而动人的。教育的这种诗意让教师甘心倾囊相授,全心陪伴。不信请看看书中安利柯说的这段话:“或许,不管过了多少年,当我回忆起老师的时候,他始终都是今天这种滑稽的样子。未来,我要是遇见了他,会向他说起这件使我终生感动的事情,然后带着深深的敬意去亲吻一下他花白的头发。”陈妍言同学在读后感中写道:“我似乎觉得那样的一本小书,也许最是该由离童年最近却又已不在童年之中的青春少年品读,在句段中回忆,在回忆中发现,在发现中理解,方可更清晰地梳理懵懂成长中的曲曲直直,看清来路。”

  教育是无声的,教育是无名的,教育是有温度的,像一首流动的诗歌,这首诗需要用一生去仔细品读。

  (作者系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教师)

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校园书香 10与学生共读《爱的教育》 高良连2024-09-11 2 2024年09月1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