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李振华老师比较熟悉。在山东省委老干部局工作期间,我曾多次接触他,被他的事迹和精神所感动。
李振华1953年响应党和国家号召,17岁的他来到了当时还十分贫困的沂蒙老区支教,转眼间已经七十载。他把满腔热忱全部奉献给了大山里的学生,以炽热、无私的情怀浇灌着满园桃李;他在教师岗位上倾尽心血和汗水教书育人,还先后捐出150多万元资助了2000多名学生。初来沂蒙山时,他每个月拿出四分之一的工资;到今天,他每个月的退休金只留下500元用于生活费,倾心倾力资助特殊困难家庭的学生完成学业。数不清的山区孩子在他的教育和资助下,靠知识走出大山,改变了命运。退休后,他继续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到全国各地作报告3300多场次。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李振华多次放弃了进城、回南京、转行和提升的机会,经历了“忠孝不能两全”的人生遗憾,爱情与事业的艰难抉择,将永恒的爱和生命融入了蒙山沂水。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伟大的,也是平凡的。人们喜欢用园丁、红烛、春蚕、火种、人梯、铺路石等比喻教师的高贵品德和重要作用,十分贴切。李振华老师的感人事迹启迪我们:人生舞台没有大小,工作也不分轻重,只要怀揣对党、对人民的赤诚之心,用心、用情、用力去做,就能干出一番令人瞩目的事业,就能由平凡变为非凡。即使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也会由一缕烛光,变成照耀大地、照耀学生心灵的灿烂阳光。
在半个多世纪里,李振华“让爱改变一切”的教育理念,产生出“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歪脖子树”也会变直、“渣滓”学校的嬗变、永远的“工程师”情结……《燃灯人》(刘俊奇著,济南出版社出版)这部作品通过一个个催人泪下的故事和情节,表现了李振华崇高的师德和他对老区人民的深厚感情,也表达了沂蒙精神的深刻内涵,读来让人动容、难以忘怀。
人民教师的责任与使命艰巨、繁重而光荣。《燃灯人》一书把李振华这样一位人民教师的典型以文学的形式鲜活地呈现出来,激励全社会尊师重教、人民教师教书育人、莘莘学子读书报国,很有意义,很有价值。
本书作者刘俊奇曾担任山东老年大学副校长,我们都是从临沂地委组织部调到省委机关工作的。十几年来,他沿着李振华当年到沂蒙山的路,走遍了李振华工作过的每一个地方,采访了他的许多学生和这里的乡亲们,还多次与李振华同吃同住、深度交流,努力走进这位人民教师的内心世界。刘俊奇耗时两年多,整理素材、完善思路,伏案疾书,“我的电脑键盘前,几乎每一天都堆着纸巾,写着写着,就被李振华的故事和情操感动得泪流满面”。每当写不下去的时候,他就通过电话或微信,与李振华和他的儿女、学生们交流沟通,千方百计把情况搞清楚、问明白,确保细节准确无误。这种倾心写作和认真执着的精神令我佩服,也很感动。
许多人都做过“文学梦”,可惜人生这本书的“青春”篇太过短暂,读起来又总是如此仓促。许多写作爱好者在退出忙碌的工作岗位之后,再次萌生了写点儿东西、抒发人生感悟,以及服务社会、传递正能量的想法,却又往往“举笔维艰”,面临着“写什么”“怎么写”“能否坚持写”与“能不能成功”这类问题的困扰。刘俊奇退休后创作出这部长篇报告文学的实践,很好地回答了这类问题。他坚持用十多年的时间跟踪采访自己想写的人物,扑下身子,用心、用情去写,既享受这样的创作过程,又让自己的退休生活充实、快乐而且富有了特别的意义。当然,用专业作家的水准来评判这部作品,肯定还有一些不足和需要改进的空间。我赞赏的是他讴歌普通劳动者的情怀、笔耕不辍的毅力和勇于挑战自我的精神。
我们这个世界其实不缺光。最难忘童年时乡村学校的煤油灯,在城市读书时偶遇停电的那一缕缕烛光,洒满教室的角角落落,伴着翻阅课本和书写作业的窸窣声,交汇成一曲优美动听的歌谣,悄悄地穿越窗户,穿越时空,飘散在美丽的月色之中,迎来灿烂的第一缕阳光。
世界上唯有对光明的追求,能够给人以顽强的信念和无穷的力量。烛光很小、很微弱,却让人看见希望;太阳则胸怀博大,以阳光拥抱世间万物和每一颗美好的心灵。在艰难处、黑暗中的点灯人、举灯人,其本身就是一盏明灯,点亮了我们的心灯。烛光与阳光交相辉映,释放出温暖与光芒,成就人生精彩华章。
这就是我的美好愿望。
(本文系《燃灯人》一书代序,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