滔滔汉江,奔涌东流。巍巍武当,屹立磅礴。
湖北省十堰市城区东部龙门大道上,苍翠山峦映衬下的一片灰黄相间的建筑群格外出众,它就是湖北汉江技师学院,一座占地400余亩的校园,沉稳庄重、现代大方,散发着浓郁的书卷气息。
湖北汉江技师学院由十堰市政府部门投资12亿元、合并四所学校建成,其规模、功能、设施和条件均居鄂西北地区前列。近年来,学校采取多元化举措高质量办学,取得了优异的育人成绩。
党建引领
把握正确办学方向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
2017年起,十堰市政府部门为统筹全市职业教育资源,决定将原湖北十堰职业技术(集团)学校、十堰市高级技工学校、十堰市科技学校、十堰艺术学校等合并组建湖北汉江技师学院。2023年9月,四校融合搬入现址,实现秋季准时开学。
短短21天时间,一所容纳近万名师生的职业学校完成搬迁、顺利开学、稳定办学,得益于全校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全体教职工的主动性、责任感。从前期统筹谋划、基础设施验收、制度整合规范到设施设备搬迁、安装,从师资力量分配到8000多名学生报到、分班、分配宿舍,学校党委坚强领导、科学谋划,实现安全无事故、资产完整无损失。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作为省、市重点教育项目,学校立足新起点,开拓新思路。强化党建引领作用,深化“三融三联”党建品牌建设,即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相融合,与教育教学教研相融合,与师德师风相融合;党委成员联系教学部和党支部,党员中层干部联系班级和团支部,党员教师联系学生。
党委领导班子成员深入教学一线开展10个专题的调查研究,形成《2024—2026年教育教学能力提升规划》,作为学校顶层设计。成立以党委书记为主任的思想政治工作委员会、德育工作委员会,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蹲点重点班级,包保重点学生。成立19个党支部,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将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在教育教学、教书育人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把党建作为抓好各项工作的关键,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有理想信念、有责任担当、有过硬本领、有健康体魄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学校负责人表示。
立德树人
打造“五爱五立”德育品牌
学校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五爱五立”为核心,创立“爱立”德育品牌,即爱党、爱国、爱校、爱岗、爱生,立志、立业、立位、立家、立身,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学校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出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施方案,统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引导全校教师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推动实现“课程思政+思政课程”融会贯通、“专业育人+思政育人”有机衔接、“思想价值+精神内涵”和谐统一。
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思想,要求教师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教育培养,不抛弃不放弃每一名学生,开展有温度的德育工作。
全员包保传递温度。任课教师、班主任、学部、学工处、分管领导各层级,包保重点学生、实行定期家访。做到每日不定时关注、每周与学生见面、每月与学生座谈、每季度与家长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听取学生意见,为学生答疑解惑。
心灵关爱感受温度。构建“朋辈互助+个体咨询+团体辅导+心理健康课程”的“四维度”综合工作模式,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投资近200万元建设学生成长中心,选拔50名年轻教师参加心理咨询培训,由20余名具有心理咨询资格的教师组建队伍为全体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倾听学生心声。
助学扶困释放温度。学校成立助学扶困成长基金,每年从事业经费提取50万元,首期筹集校企合作企业、职工捐款208万元,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对成绩优异者、经济困难者,按每人每年3000元、2000元标准予以扶持。目前已向1400多名学生发放100多万元助学扶困帮扶款。
学生普遍养成拾金不昧、助人为乐、勤俭节约、遵规守纪等良好习惯。李洋洋和王子奕两名学生获得“湖北省技术能手”,曹国功等600余名学生顺利升入高职院校。李洋洋等22名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马成娜等100余名学生获市级表彰,507名学生、127个宿舍、23个班级获得“做文明学生、创文明集体”活动表彰,1100名学生获得奖学金。
春风化雨
坚定师生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学校大力推进“一训三风”建设,以明德崇技、博学笃行为校训,以团结、进取、务实、奉献为校风,倡导爱生、敬业、启智、润心的教风和明理、善思、乐学、尚能的学风。
建立“一核四维”校园文化品牌,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工匠文化、军营文化为四个维度,增强师生文化认同、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在校园中设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识;开展专题教育,诵读经典作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的中华传统美德;挖掘民俗文化、红色文化、汽车文化、武当文化、汉水文化等十堰本土特色元素,引导全体学生不断提升文化素养,厚植家国情怀。开展国防教育,增强国防意识,培养学生遵纪守法、奉献祖国、吃苦耐劳的意识。
张扬个性,促进全体学生共同发展。组建有书法、美术、演讲、摄影等社团,每名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自由参加,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让学生潜能充分释放,个性特长得以发挥。上好“开学第一课”和“放假最后一课”,将“爱立”教育融入到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和感染,带领学生深入理解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坚定“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使命和抱负。
学校先后承办省市技能大赛和各级社会活动20余次,参与十堰市第七届运动会等各类比赛30余场,4000多人次参与志愿服务,3700人加入19个学生社团,各学部竞相开展篮球赛、羽毛球赛、拔河比赛、书画比赛、唐诗诵读比赛、文明风采大赛,展示良好精神风貌,目前已获“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绿色低碳发展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乐教爱生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学校对教师的要求是,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
学校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制定《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管理办法》《名师工作室管理办法》《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管理办法》,通过完善的考核激励机制,创建“研、教、改、赛、育”“五位一体”教师成长体系,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
近600人的专兼结合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中,包括正高级讲师6名,“双师型”教师370名;现有楚天名师1名,湖北省特级教师1名、技能名师2名、金牌教师1名,湖北省技术能手12名,十堰市中青年拔尖人才8名,十堰名师3名;建有湖北省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十堰市技能大师工作室5个、名师工作室2个、劳模创新工作室1个。发挥名师的辐射作用,带动师资整体素质共同提升。
完善《教研组工作管理办法》《专业(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管理办法》等制度,由名师、专业(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牵头组建教学创新团队,成立38个教研组,对照“双优”建设标准,全方位开展课程观摩、研讨、集体备课、专题讲座等教研活动,实现研教结合。教师发表国家级别论文88篇,开展国家、省、市级课题研究19项,完成国家级别技术标准《智能网联汽车故障诊断技能测试平台系统规范》1项、《黄精九蒸九晒加工技术规程》等地方技术标准8项。
加大高层次人才和青年教师引进力度,改善教师队伍结构。实施“青蓝工程”“接力工程”。由经验丰富的名师、骨干教师担任指导教师,以提高新教师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为重点,师徒结对、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共同提高,帮助新教师在教师角色、教育理念、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加强学习,在师德修养、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等方面快速成长。2024年一次性引进25名研究生,师资结构得到较大改善。
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师德失范“一票否决”,每学期举行师德师风宣誓和承诺,每年选树和表彰师德师风标兵,对标榜样,学习榜样,激励教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争做“四有”好老师。引导全体教师深刻理解教育家精神的深刻内涵,坚定“躬耕教坛、强国有我”信念,将教育家精神融入到教书育人的具体实践中。
一年来,学校的教育教学成绩优异。教师吴兰兰获得国家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互联网赛项第8名(中职院校冠军);艾飞、郭永灵夺得“湖北工匠杯”人工智能训练师赛项第3名;程琳等分获2023年湖北省职业院校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能力大赛一、二、三等奖;吴晓辉、肖芬、赵宇航等团队取得2023年湖北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二、三等奖5个;胡鑫等在2024年“中银杯”湖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获一、二、三等奖17个,其中一等奖4个。6名教师以“文艺中国”为主题打造“金课”,参加湖北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教学展示活动,获得该活动法治组和思想道德组一等奖。在2024年十堰市中等职业学校能力作风建设暨教师教学和班主任能力大赛上,获得5个一等奖、10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12个项目获省赛资格,充分展现了学校的育人水平。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天道酬勤,力耕不欺。在上级主管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湖北汉江技师学院有信心、有能力,劈波斩浪、挺进深蓝,投身于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为十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尹言斌 杨晓梅 罗棋 杨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