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20日 星期二
教育贯彻新发展理念的三重维度
刘静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引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要坚持从战略维度、价值维度、实践维度理解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作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指南,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教育力量。

    战略维度,把握大局大势办教育。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世界发展格局。从国内形势看,人民群众向往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美好生活。教育作为“管长远、管根本”的基础工程,必须察大势、识大局,积极顺应时代潮流、紧扣时代脉搏,在大局大势中谋划并推动教育创新性发展。

    一是认清新形势。从国际看,世界教育正发生革命性变化,公平而有质量成为各国教育的共同追求,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更为紧密,终身化、个性化学习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教育模式、样态、方式正发生深刻变革等。从国内看,城镇化水平的提高,生育政策的调整,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让教育体系、规模、结构和布局等面临深刻挑战。教育需立足新发展阶段,主动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二是领悟新要求。到2035年,我国教育发展的目标包括: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显著提升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明显提升高等教育竞争力等。针对新时代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教育必须牢记“国之大者”,始终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始终面向广大人民群众新期盼,始终面向世界科技竞争最前沿,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筑牢人才基础。

    三是激发新动力。当前,无论是教育结构还是育人质量,无论是教学方式方法还是教育体制机制,相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巨大需求,相对于人民群众对美好教育的期盼,仍有较大的差距;教育资源的配置还不尽合理、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教育普及任务还较为艰巨等。要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以创新激发和释放教育活力,培养更多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创新型人才。

    价值维度,站稳人民立场办教育。教育作为民生之基,始终是人民心中的“关切题”。教育到底办得怎么样,要用人民的获得感来衡量;教育还存在哪些短板,要用人民的幸福感来判断;教育事业成就的大小,要用人民的满意度来检验。教育贯彻新发展理念,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教育改革发展成果。

    一是树牢“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美好生活需要,应该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教育贯彻新发展理念,就是要及时研究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如“双减”政策的落实,课后服务的提质,学前教育的普及普惠,县域教育质量的提升等。关注民众诉求,回应社会关切,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二是加快“与民共建”的改革步伐。教育有着极其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关联性,需要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为教育改革发展汇聚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影响力。三是坚定“全民共享”的发展目标。教育投入要更多地向困难地区和弱势群体,向西部地区、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倾斜,切实缩小城乡、区域、学校之间的教育差距,面向每一名学生,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让每名学生都能出彩。

    实践维度,聚焦高质量发展办教育。当前,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问题。比如学前教育阶段,公办园的比重过低;基础教育阶段,区域间、城乡间、学校间、学段间发展不平衡,优质教育资源供需矛盾依然突出;高等教育领域,学科结构和学科质量有待突破;职业教育领域,产教融合不深,适应性不强等。

    一是以协调发展促进教育公平。要树立科学大教育观,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统筹规模、结构、效益等关键要素协调发展。在各级各类教育之间,以促进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为重点,切实把握好发展方向和节奏;在不同地域、学校之间,以弥合差距为突破口,推动区域、城乡教育协调发展;在多种社会群体之间,以特殊群体为关键人群,为其接受良好教育提供有力保障。

    二是以绿色发展优化教育生态。在教育领域坚持绿色发展,就是回到教育的本源上思考教育面临的问题,营造良好教育生态。要把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当成推动教育回归本源的“关键一役”,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破除“五唯”顽瘴痼疾,加快“双减”政策落实,促进教育的健康、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三是以开放发展提升教育质态。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为构建全球公平正义新秩序贡献的重要中国方案。一方面,要坚持更高质量的“走出去”和更高水平的“引进来”,借船出海,拓展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新领域;另一方面,以“一带一路”为重点推进教育交流与合作,加强不同文明之间对话,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在教育领域互利互惠,达到民心相通。

    (作者系湖南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