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20日 星期二
西南交通大学
推进学教融合 搭建创新创业平台
李静波

    西南交通大学始终秉持以学生成长和发展为中心的理念,积极抓好示范基地建设、教学体系完善、校企合作等工作,利用“互联网+”技术,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思政、课程教学、教育服务、质量评价等深度融合,带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通过校企合作提前搭建就业平台,培养出更多快速适应企业发展的紧缺人才,实现教学质量提升与就业率提升双赢。

    大力实施“双创”教育

    多方位协同育人

    西南交通大学大力推进“双创”教育,突出将学生专业知识、社会实践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增加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内容,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建立了从学校到学生的完善体系。在学校层面,组织成立了“双创”小组,设立国际创业学院及“双创”中心,通过机制、课程、队伍、平台、服务等多方位协同育人。在课程设置上,根据人才培养定位与“双创”教育目标设置专业课程,同时针对不同学生个体,差异化设置了“创业基础必修课程+开办创业工程双学位专业+精英教育系列课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学校深化与企业对接合作,引入企业与行业先进经验,鼓励学生积极投身科技创业,以申请专利等方式激发学生积极性。通过平台与科技成果转化等形式,使学校的创新科技成果走向市场,将产教融合落到实处,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双创”教育生态环境。

    开展系列“双创”活动

    打造示范基地

    西南交通大学将创建省级“双创”示范基地作为重点工作,由学校教务处牵头,联合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国家大学科技园、招生就业处等多部门,成功入选首批四川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高等院校类示范基地。依托“双创”示范基地,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示范指导,加快基地建设与教学融合步伐,以制度、课程、队伍、平台、服务五大建设为主线,持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以“六个一批”重点任务为抓手,加强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与地方经济融合,深化与企业示范基地合作,鼓励和引导在校学生到企业开展创新创业,近距离接触创业核心团队,拓展视野并积累实践经验,同时吸引企业参与教学研究、项目对接、产学合作等工作。不断丰富创新创业实践载体,培育优秀创新创业团队,持续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50余项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引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型创业,形成“导师—学生—项目—孵化”的生态闭环,实现技术成果市场转化,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以创业带动就业,打造具有轨道交通特色的省级“双创”示范基地。

    精准对接深化合作

    培育特色专业品牌

    西南交通大学积极推动各学院抓好专业人才培养与项目合作,探索联合人才培养途径。机械工程学院根据学校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要求,对接成都中车长客轨道车辆有限公司、成都长客新筑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实习要求,制定了详细的实习指导书和实习计划,提前交予企业确认后共同执行,同时深化校企在人才培养上的互利合作。学院发挥自身在人才基本技能和理论知识教育上的优势,为企业提供人员培训、业务咨询和理论指导,向企业推荐优秀毕业生。为了让课堂教学与企业需求相匹配,学院荣誉聘用企业人员,定期邀请他们到校开展专题讲座或企业推介。经过多年合作,校企双方建设了西南交通大学轨道交通实训基地,推动产教良性互动、深度融合,实现校企资源有机结合和优化配置,共同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车辆工程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匹配企业的教学模式改革让人才培养更加精准,学校为我国轨道交通事业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拥有全国高校机械工程学科国家创新研究群体和首批国家机械基础教学团队,建设了6个省部级重点科研基地,机械工程成为学校特色品牌专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

    推动课程深度融合

    打造智慧线上课堂

    西南交通大学抓实“互联网+思政”,线上开设了“云端讲坛”工作坊,围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施”等专题开展在线指导,增强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搭建课程思政建设线上成果展示平台,专题展示课程思政建设成效,形成辐射带动效应。利用“学习强国”等平台,上线“高速铁路工程”“工程伦理学”“走进心理学”等系列线上课程思政示范课,并对社会开放。将智慧化融入课堂教学实践,构建智能学习环境、学习生态系统、交互学习系统,推动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打造集智慧教学、线上考勤、远程互动、环境智慧调节、线上质量监测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现代化智慧教室系统,营造“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的学习环境。  (李静波)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