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4日 星期一
第四届直属高校精准扶贫十大典型项目扫描

电子科技大学:发挥教育优势实施“强基工程”

    岑巩县各级各类学校共有144所,其中普通高中2所、职业高中1所、初级中学12所、小学56所(教学点32个)、幼儿园73所。在编教师2308人,在校学生41071人。长期以来,贫困学生比例高、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优秀教师资源匮乏以及部分孩子和家长对教育“拔穷根”的认识不足等问题,影响和制约了岑巩县基础教育的发展。

    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坚持“扶贫先扶智,扶贫必扶志”,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优势,构建“电子信息+教育”扶贫新模式,大力实施“基础教育强基工程”,实现了全县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9.89%。

    实施教育培训“千人计划”,“强”教育理念和师资。为提高教学技能和水平、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电子科大面向岑巩县中小学教师实施教学骨干培训“千人计划”,投入40万元提升语文、数学、外语、体育、心理健康、信息技术等科目教师的教学技能,累计培训教师1300余人。

    实施科技赋能“跃升计划”,“促”教育改革发展。为构建教育信息化应用模式、推动教育理念更新,开展远程教育,引进“缤果英语”,投入220余万元,启动建设贵州省首个覆盖县域30所中小学校59个班级的英语口语“空中课堂”项目,搭建黔东南第一个“两地三端”(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实验中学与岑巩县第一中学)远程教育系统。

    实施教育发展“均衡计划”,“提”教育教学质量。开启“两地三端”教学互动和研讨新起点,实现了岑巩县学生“实时连线”成都市优质教育资源;英语口语“空中课堂”实现了3000余名学生与北美优秀教师的“面对面”。积极引入学校附属中小学等优质教育资源,专项资助200余名岑巩县优秀学生和贫困学生到学校附属中小学参观、学习等互动活动50余次。

    实施教育扶贫“聚力计划”,“创”全民重教环境。凝聚社会各方力量,全方位扩大扶贫局面。汇聚成电校友爱心力量,协调蓉之风华和苏州、无锡、常熟等地的校友会;引入校友资源捐赠50余万元,在岑巩县第三小学建成全国首个以艺术物联网为智能载体的BOE蓉华创新艺术体验中心。

    南京农业大学:“南农麻江10+10” 特色扶贫路径

    2018年以来,南京农业大学充分发挥组织人才与科技成果优势,精准对接贵州省麻江县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需求,组织10个学院结对帮扶麻江县10个村,打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组合拳,多措并举激发学院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整合资源服务助力乡村五大振兴,努力探索具有南农—麻江特色的定点扶贫与乡村振兴新路径。到2018年底,麻江县所有贫困村全部出列,剩余贫困人口1382户3280人,贫困发生率由三年前的16.8%降低至1.57%。2019年4月,贵州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麻江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以党建扶贫为核力。2018年以来,10个学院主要负责人全部赴帮扶村深入考察,联合开展特色党日活动、党建培训、基层党建交流等,捐赠援建文化教室、小学信息化教室、草莓基地、蕨菜加工厂等。

    以产业扶贫为动力。与麻江县农业农村局、麻江县农业文化旅游园区管委会、麻江县供销社联合,针对10村梳理出在全县有一定影响的锌硒米、菊花、红蒜、稻鱼、油菜、蔬菜、草莓、肉鸡、花卉、蕨菜和蓝莓等11个特色产业,10个学院组建了9支专家服务团队,建设起科技示范基地11个,辐射服务全县农业生产100万亩,劳动综合增效超过1亿元。

    以智力扶贫为引力。以卡乌村、新场村、河坝村等为重点,持续在麻江县有机农业发展规划、有机农业示范县创建、“1258”建设工程、蓝莓产业发展等重大项目中提供智力支撑。

    以消费扶贫为磁力。10个学院同校工会、后勤集团、资产经营公司等共同配合,积极推介10村农特产品进校园、进超市、进食堂、进社区,广泛联系社会资源定向采购麻江县特色扶贫产品,吸引贫困户积极参与扶贫产业。

    以教育扶贫为助力。扶智优先,“一对一”资助帮扶“禾苗学子”,对每一位“禾苗”学子制订针对性的学习计划,截止到2019年6月,资助“禾苗”学子共计75人,所筹资金达7万余元。

    以特色扶贫为活力。面向帮扶村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个性化需求,广聚资源、多措并举推进帮扶工作精准落地,拓宽工作格局,激活扶贫内生动力。

    西安电子科大:“农掌门”搭建科技惠农平台

    2013年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定点帮扶陕西省蒲城县。近年来,学校充分发挥电子信息特色学科和智力人才优势,主动对接当地西甜瓜产业发展,量身定制研发了“农掌门”惠农服务平台,凭借“互联网+现代农业”精准帮扶模式,“农掌门”高效打通了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与推广的“最后一公里”,顺利帮助蒲城县1300个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极大增强了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内生动力。五年里,刘志镜教授团队40多名专家深入蒲城县田间地头实地调研,多次走访对接蒲城县农业设施服务局、科技局以及农户,精心设计并不断更新升级“农掌门”平台。

    精准对接需求,量身打造平台。针对蒲城县西甜瓜产业智慧化程度低、附加值低、农业生产效率较低的产业发展痛点,刘志镜教授科研团队深入蒲城产业一线,分析蒲城县贫困人口的类型,查找贫困产生的原因。围绕农民最关心的“种什么、怎么种、卖给谁”三个核心问题,将精准扶贫、“互联网+”与智慧农业相结合,研发部署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掌门”科技惠农平台。

    建立示范基地,助力产研融合。学校依托“农掌门”科技惠农平台,按照“一围绕(围绕服务帮扶县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三专门(专门专家团队、专门运营场所、专门运行保障资金)、一稳定(长年稳定发挥作用)”的建设标准,于2017年12月正式成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农掌门”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组建了以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12位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为主体的基地专家工作站,每年固定投入10万元用于基地建设。

    加强辐射带动,提升经济效益。积极拓展推广,立足蒲城,辐射全国,建立酥梨、苹果、瓜菜等扶贫实验基地11个,西甜瓜种植、新品推广等技术服务辐射云南、陕西、山东、甘肃、宁夏等18个省、市、自治区和老挝、越南等东南亚地区及俄罗斯地区,咨询人数达到10余万次,在精准脱贫、农民科学种植、县域经济发展等领域效果显著。

    打造电商扶贫模式,助力消费扶贫。在搭建平台的同时,学校科技扶贫专家团队积极打通上下游,供、求群体两手抓,积极整合社会各方力量,打造电商扶贫模式,解决农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难题。

    厦门大学:“输血式”到“造血式”扶贫的蝶变

    自2015年起,厦门大学通过建设“厦门大学康业扶贫产业园”,秉持“虚园实建、科技赋能、产销对接、内外联动”的理念,充分发挥学校优势,将产业园打造成为学校开展产业扶贫、科技扶贫、智力扶贫、消费扶贫的重要载体,成为隆德县加速产业聚集发展、促进贫困人口就业创收的重要平台,有力地推动了隆德从“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扶贫的蝶变,探索出一条高校开展产业扶贫的新路子。

    一是虚园实建。在产业园建设中,学校通过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做好公共服务、配合政府招商引资、购买产业园产品等方式,推动产业园健康发展。学校先后以立项形式为产业园投入300多万元,支持产业园建设发展。目前,已在产业园建成县级电商服务中心、科技研发和质量控制实验室、农业科技研发示范基地等公共服务机构。

    二是科技赋能。首先设立科研课题。其次派驻科研人员。学校组建专家服务团、博士服务团等,选派知名专家学者和博士硕士走进产业园企业,走向田间地头,现场帮助解决产业园企业科技问题。最后建设科研平台。联合宁夏大学,建立“厦门大学—宁夏大学—隆德县人民政府农业科技研发示范基地”,选派药学院、环境与生态学院专家团队开展马铃薯加工、中药材、药食共用产品等研发工作,并建立了厦门大学、宁夏大学和宁夏黄土地农业食品有限公司(厦大校友企业)质量安全控制实验室。

    三是产销对接。学校发挥校友资源优势,积极联系校友企业或企业中的校友,帮助销售包括产业园在内的产品,发动师生购买产业园产品。同时,在校建立直销平台。无偿提供校内黄金地段店面并免费装修,建设隆德特色产品营销中心,线上线下展示、销售隆德县优质特色产品。

    四是内外联动。产业园的发展既要建好园区本身,把各种资源要素运用到产业园建设上,使产业园变强,也要积极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着力发挥产业园的辐射带动作用。产业园统筹园区内与园区外产业协同发展,通过举办经贸合作推介会、在农村建设扶贫车间、到网上建立电商平台等方式实现内外有效联动。

    中国药科大学:发展康养产业 巩固脱贫成果

    镇坪县位于陕西省最南端,森林覆盖率达86.4%,适宜种植的中药材达420余种,适宜种植中药材的土地有40多万亩。但这样一个不可多得的中药宝库,过去由于药材种植方式粗放、产品市场占有率低、种植户收益差,始终没摘掉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

    自2012年底以来,中国药科大学紧紧围绕镇坪“巴山药乡”的自然资源禀赋,充分发挥学校学科、人才、技术和信息优势,推进中药特色产业发展,帮助镇坪县在安康市率先实现高质量脱贫,得到了当地政府、企业与百姓的广泛认可。

    几年来,学校一方面解决农民出行难题。项目已投资3450万元,建成友谊大桥和白土岭大坝大桥及周边10公里的通村道路,彻底改变该区域内原本水域、山道交通不便,农民出行难的问题。另一方面带动农民增收初显成效。2018年,示范区流转了20户农户的宅基地用于民宿改造,200余名村民直接参与示范区建设,项目带动8个贫困村561户、1333人实现脱贫致富,支付劳动报酬300余万元。

    坚持用新发展理念开展工作。学校始终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贯穿于定点扶贫工作中。创新:发挥科技和人才优势,为当地发展提供高水平规划,提供高质量的科技支撑,帮助企业创新发展,探索建立科技助力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协调:推动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实现了全产业链发展,助推农村和城镇协调发展。绿色:合理开发利用秦巴山区生物资源,百姓因中药而富,产业因中药兴旺,生态因中药而美丽。开放:引进社会资源,包括境外资金、技术。共享:融合互动,双方资源共享。

    真重视、真落实、真有效。学校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精心组织学校相关院系党委与镇坪县各镇党委签订“院镇共建、支部结对”协议,举全校之力,真情投入,精准施策,破瓶颈、解难题,推进中药特色产业发展,不断取得镇坪脱贫攻坚各阶段战役的胜利。得到了当地政府、企业与百姓的广泛认可和支持,学校学科、人才、技术和信息优势得以充分发挥,进而形成“高校搭台、政府推动、企业助力、群众受益、多方共赢”政产学研相结合的有效扶贫模式。

    华南理工大学:品牌引领全方位推动产业升级

    由华南理工大学对口帮扶的云县,在2018年9月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成为云南省第一批、临沧市第一个脱贫摘帽县,也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对口帮扶滇西最早实现脱贫摘帽的6个脱贫县之一。学校和云县合力构建“华工+云县+社会”三力驱动、“全品牌—全产业—全教育”有机联动的防返贫造血机制,开启云县乡村振兴、全面发展的新征程。

    一是深入研究,分析云县发展新征程的挑战与机遇。云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临沧市东北部,面积3760平方公里,辖7镇5乡,194个村委会(社区),总人口46.3万人,居住着以彝族为主的22个少数民族,人口居住分散(95%住在山区),属于全国592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也是全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的滇西边境山区县份之一。经过学校与云县人民6年携手攻坚,截至2018年末,云县贫困人口数量从2012年末的5.28万人下降到813人,贫困发生率从11.70%下降至0.24%。

    二是品牌引领,全方位推动产业升级。品牌引领以全方位推动云县茶、鸡、酒、果、水五大核心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立足云县优势自然资源以及龙头企业的发展基础和现实需求,结合学校食品、化工、品牌传播等优势学科资源,稳步建设以品牌基础、传播媒介、品牌联盟为支撑的“全品牌平台”。推进云县各大产业及相关企业树立自觉的品牌意识,并全面融入自身的发展战略。

    三是产业升级,多渠道汇注教育资金。品牌引领云县产业向品牌化、联盟化、集群化稳步发展,目前云茶、云鸡、云酒、云果、云水从开发、包装到销售,已经得到较为成熟完善的市场化发展,初步形成了从资源到产品到品牌到产业链的自我造血机制,逐渐走向全产业链的升级焕新,有效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并为当地教育发展提供了多渠道、可持续的资金扶持。

    四是教育振兴,构建大教育扶贫格局。在直接投入和教育基金的支持下,学校与云县根据“一个面,两条线”的规划宗旨,构建了以大中小幼教育为核心,干部教育与企业家教育双线并进的“大教育扶贫”格局。

    四川大学:“儿童先心病精准扶贫”救治模式

    四川大学自2012年9月定点帮扶广安市岳池县。学校发挥四个附属医院的优势,在基本医疗有保障方面精准发力,以自身优质医疗资源为核心,联合社会公益力量,对贫困地区儿童进行免费普查,对疑似先心病患儿开辟绿色通道,团队累计帮扶救治先心病患儿25000余人,在西部贫困地区扶植及培训了7支先心病介入手术团队,逐步构建全新的先心病筛查网络,最终实现对贫困地区“儿童先心病精准扶贫”救治的全新模式。

    培养7支先心病介入手术团队。自2005年始,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先心病筛查治疗团队通过各方面优势资源的整合,采取授之以渔的方式,创立并构建“先天性心脏病精准扶贫新模式”,将国家级重点学科技术传授到各地,通过主动输血方式,激发我国基层医疗机构和人员的内生力量,为西部地区培养了7支先心病介入手术团队,使西部先心病救治水平与发达地区保持同步。

    赴贫困地区免费筛查救治。转变既往“等待患者上门就医”的传统模式为“主动寻找患者救助”的服务模式,对先心病儿童“从救治到预防,从预防到管理”,开创了“儿童先心病精准扶贫”的全新理念。四年来,团队从疆北边陲到海拔4700米的那曲,行程超过30万公里,挽救了数以千计的患儿,创造了高海拔地区手术成功率100%、零死亡的医疗奇迹。

    通过慈善机构及爱心企业筹集资金,搭建慈善救助彩虹桥。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共同促进儿童先心病救助事业发展,联合国内外多家慈善机构、爱心团体及个人,如爱佑华夏慈善基金会、宋庆龄基金会、神华基金、三生爱心“1+1”基金、扶轮社、平安集团、置信实业等,共募集救助资金3000余万元,共免费救助了先心病患儿1200余人。

    构建网络绿色救助通道。2016年1月,中国移动乐乐医联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及国内多家慈善机构与爱心团体率先开启“四川移动乐乐医精准扶贫项目——孤贫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康复行动”。此项目率先在甘孜、阿坝、凉山地区展开,为孤贫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及家庭开辟一条慈善救助线上申请“绿色”通道,便捷申请慈善救助基金,让患儿及时得到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先心病专家的治疗。

    西北农林科大:“三团一队”创定点扶贫新局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按照国务院扶贫办、教育部脱贫攻坚决策部署,确立了“发挥优势、广泛动员、科技支撑、产业带动、靶向施策”的指导思想,与合阳县共同组建实施了“三团一队”扶贫帮扶新模式,充分发挥高校科技、人才和智力优势,使定点扶贫工作由原来的点上做亮延伸到面上做好,开创了整县域推动定点扶贫工作的新局面。

    组建“书记帮镇助力团”发挥基层党委的组织带动作用。由19个相关学院(所)的党委书记组成,组织部担任团长单位。各学院根据专业优势对接合阳县12个镇(街)和相关涉农部门,实施一个学院组建一支专家团队,支撑一个“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对接一个乡镇,帮扶一个产业,带动一批贫困人口精准脱贫的“六个一”工程。

    组建“专家教授助力团”汇聚全校的科教力量。由19个相关学院(所)的168名副高级以上专家教授组成,按照“1+10+10+N”科技帮扶模式,依托学校合阳葡萄试验示范站,建立1个产业扶贫示范基地(乾落村葡萄扶贫示范基地),围绕县域特色产业,组建10支科技帮扶团队,实施10个现代农业园区提升工程,开展N项具体帮扶措施,构建“政府+大学+产业园(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新路径,与合阳县现代农业园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贫困村、贫困户精准对接,进行产业规划,开展技术培训,推广实用技术,促进成果转化。

    组建“研究生助力团”搭建校县扶贫协作桥梁。由42名(共派出3期)优秀的全日制在校博、硕士研究生组成,每6个月轮换一批。在合阳县12个镇(街)副镇长(副主任)和涉农部门顶岗副职领导,从事社会实践锻炼,协助制定镇(街)特色产业发展规划,落实“专家教授助力团”的技术路线,开展科技培训和科学普及活动,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发挥“三团一队”的中枢和纽带作用。

    组建“优秀人才先锋服务队”形成校地扶贫攻坚的合力。由合阳县选拔148名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热心服务基层的本土行业精英组成,与学校的“三团”共同组成“三团一队”,形成校地合作的合力,定期开展行业专项服务,培养乡土人才,提供技术指导和政策咨询。

    中国农业大学:建科学家与农民的“科技小院”

    2016年,中国农业大学在镇康县建立了“木场乡科技小院”,也是学校在国家级贫困县建立的第一个科技小院。科技小院通过教师与研究生常年驻村帮扶,进行定点技术服务,探索实践了更加精准的扶贫模式,让木场乡的支柱产业实现了“脱胎换骨”。通过木场乡科技小院的实施,创建了科学家与农民深度融合、科技与产业紧密结合、“输血”与“造血”有机结合的科技小院精准扶贫新模式。

    扎根基层,零距离接触“三农”,提高扶贫精准性。科技小院与基层群众、特别是困难户亲密接触,建立了互信关系和紧密联系,及时了解他们实际增产增收中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牵住科技扶贫“牛鼻子”,提升脱贫攻坚的科技含量。科技小院聚焦影响当地农业主导产业高产高效的关键制约性因素开展科技攻关,实现农业高产高效发展。经过测土配方施肥、实行果树精准滴灌以及给幼桃套袋等科学管理,木场乡木场村村民杨东卫运用新科技种植管理的冬桃个头大、甜度高、卖相好,最低每斤卖到5元,而别家的桃子最高每斤卖3元。

    科技与产业紧密结合,带动农民增收。科技小院密切结合当地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因户制宜,推动当地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民增收。木场乡杨柳桥村养牛户陶有华多年坚持传统养殖,可他家的黄牛越养越瘦。科技小院请来了国家产业肉牛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曹兵海教授。曹兵海教授现场为陶有华家制定“山繁川育”养殖模式,并开出低成本饲料配方,两个月后牛肥了、毛亮了、肉质感增强了,陶有华尝到了甜头,看到了致富的希望,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周围乡村养殖户、技术人员,都来学习,讨要饲料配方。

    扶贫与扶智、输血与造血,建立扶贫的长效机制。为培养“永久牌”农村科技人才,科技小院探索建立了多元化农民科技培训方式,利用科技小院、农民家里、村委会、农村街巷等不同地点采用面对面讲课、田间观摩等多种方式,向农民普及农业技术,提高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建立了科技扶贫的长效机制。

    中山大学:文化遗产保护的旅游发展之路

    阿者科村地处云南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核心区内,海拔1880米,全村共64户,479人,是典型的哈尼族传统村落。阿者科村内经济发展缓慢,人均年总收入仅3000元,是元阳县典型的贫困村,脱贫任务艰巨。另一方面游客自由进出村庄,旅游接待散漫无序,村内脏乱差。

    2018年1月起,中山大学保继刚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应云南省元阳县邀请,发挥中大旅游学科优势,编制《阿者科计划》,派研究生驻村技术援助。“阿者科计划”通过技术支援和当地政府的配合,带来实实在在的村貌改观、真金白银的分红收入、潜移默化的内生动力、逐渐提升的旅游体验,为乡村振兴、传统村落和梯田文化遗产保护,找到一条可持续的旅游发展之路。

    一个模式。全村实行内源式村集体企业主导的开发模式,公司组织村民整治村庄,经营旅游接待,公司收入归全村所有。公司通过良好的利益机制引导调动村民参与旅游的积极性,强化遗产保护的责任意识。

    两方参与。保继刚教授团队派出技术人员(研究生为主),协同县政府指派的青年干部,共同驻村领导村民成立阿者科旅游公司。两方并不涉及任何利益分成,所有收支均由全村监督。“阿者科计划”预计用三年实现,属非营利性公益援助项目。计划前期启动资金由当地政府筹集,不要求村集体公司以后偿还,驻村研究生经费补贴由保继刚教授团队负责。

    三个目标。全村集体在本地精英干部与外部技术援助人员的带动下,积极参与遗产保护、旅游开发和脱贫攻坚三项事业。驻村团队领导村民参与经营村庄,注重村民能力与意识培养,最终实现村民自治。计划前期相关管理规则将以村规民约的形式,约束全村村民。

    四条底线。一是不租不售不破坏:公司成立后不再允许村民出租、出售或者破坏传统民居,违者视为自动放弃公司分红权。二是不引进社会资本:公司不接受任何外来社会资本投入,孵育本地村民自主创业就业。三是不放任本村农户无序经营:公司将对村内旅游经营业态实行总体规划与管理,严控商业化,力保村落原真性。四是不破坏传统:公司所有旅游产品开发均要以传统村落保护为首要前提,恢复传统生产生活设施,主打预约式精品旅游接待,发展深度体验式旅游。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