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4月26日 星期三
多措并举 全面激活财经人才“应用”属性
——广西财经学院深化转型发展打造财经教育品牌
学校党委卞成林书记与马来西亚中国总商会签署办学协议

    广西财经学院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仅有的一所独立设置的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财经类普通本科高校。多年来,学校坚持特色化发展道路,将时代精神和区域特质有机结合,培育了大批优秀财经人才。

    进入“十三五”,学校紧扣高校转型发展任务与可持续发展需要,明确提出“办学特色鲜明、办学优势突出、核心竞争力凸显、高水平”四大战略要求,全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应用”为核,特色强校

    为了进一步打造人才培养的“应用型”特色,广西财经学院加强顶层设计,推出以卓越财经人才和创新创业教育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了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学校从课程体系入手,重点增加实践课时,增设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并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校内教学与校外实践有机结合,有力地提升了学生的“应用性”。同时,学校全面推进第二课堂改革,施行案例教学,打造出了国家级别视频公开课等一批优质网络课程资源。

    学校不断加大投入,搭建课堂教学平台、专业实验平台、专业实习基地平台、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等四大平台,现拥有国家级别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自治区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1个、专业实验室20余间,及国家、自治区、校三级实践基地14个,有力地保障了实践教学的落实。

    育人先育师,广西财经学院高度重视师资建设,通过外引内培,建设“一专多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学校积极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且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来校任教,并通过选派教师到知名企业挂职锻炼、出台激励政策等,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目前,学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30%左右,很好地满足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面对国家“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号召,学校大力深化 “双创”教育,率先成立了广西首批创新创业学院,设立“双创”实践学分,成效显著。2015年,“高能竞汇”学生创业团队在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荣获铜奖。2017年学校荣获“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称号。

    固化优势,拓展集群

    广西财经学院的前身可溯源至20世纪60年代创办的广西商业专科学校和广西财经学校,近60年的办学历史积淀了雄厚的财经教育资源。学校目前拥有会计学等广西高校重点学科、广西特色优势学科11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项及一批自治区级优质专业、特色专业、紧缺专业。

    新时期,学校领导班子在固化已有优势的同时,积极探索更优的发展路径,通过组建专业集群,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实现抱团发展。2014年8月,学校的工商管理类、电子商务类专业群获批广西新建本科院校首批试点专业群立项。

    两大专业群围绕转型发展理念,以各自的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养不同领域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复合型财经人才为目标,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构建、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基地建设、校地校企合作、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成效显著,并初步形成创业教育体系。

    工商管理作为学校的老牌优势学科,2014年成为自治区高校规划建设的硕士学位授权点。为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特别是广西“14+10”重点产业对管理人才的迫切需求,专业群积极推行“素质塑造、知识传递、能力应用”三位一体素质教育,施行“模块化课程教学+双证制试”课程体系改革,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特别是专业群推出的“类MBA”书院——“新财子”高端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开创了广西创新创业教学新范式。

    电子商务是广西高校特色专业,针对市场对人才质量的新需求,专业群经过充分调研,准确、动态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在分析网络经济、互联网+及新商业基础设施(云+网+端)背景下电子商务服务业及相关产业链所需若干岗位及职业群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基础;并对当年入学的学生重新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复合型、应用型的特点,课程体系上强调专业间的对接与有效融合,加强了人才培养的“应用性”。

    整合资源,协同育人

    随着广西地方经济发展、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进程的加快,对高端、高素质应用型财经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广西财经学院积极推进合作办学、合作治理体制机制,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促进智力对接转化,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发展平台。

    学校以“学校+银企”为突破口,先后与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和君集团、桂林银行等知名企业合作开设了“订单班”。订单班积极利用企业的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引入企业培训课程,极大地丰富了课程体系;与企业分工合作,在管理、教学、实习、就业等方面形成“双保障”机制;运用“课程+实习”的形式,将企业文化充分融入班级文化等,有效提升了人才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受到广泛赞誉。

    2017年初,以订单班的成功经验为基底,学校的“大金融协同育人平台”在自治区“创优”计划中立项成功,并与广西金融投资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通过卓越金融人才创新实验班、“主修专业+金融”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实验班和国际交流实验班等建设载体开展协同育人工作,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育人环境。

    与此同时,学校汇聚财税、会计、计算机、外语等多专业学科,以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多维度、广辐射、共发展的“财税创新人才协同育人平台”也同批立项成功。平台吸引了广西航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国税、地税等政府部门和企业的优质资源,各方全面开展产学研合作,有力地推进了“财税信息化”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其中,与企业合作开发实验教学软件2个,且共同拥有著作权;合作编写的《财务税务管理一体化实验教程》入选财政部“十二五”规划教材等。

    对于两大平台的立项成功,学校党委书记卞成林认为“这是件多方共赢的大好事”,他说:“平台为学校实现创新、交叉和开放的多元校企协同育人综合教育改革创新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让产教真正地实现融合,相得益彰。”

    服务地方,打造智库

    作为自治区财经类的高等学府,广西财经学院始终将建设财经智库,为地方服务视为责任担当。夏飞教授的《积极争取国家设立北部湾自由贸易港区的建议》等建议获自治区领导重要批示;叶栋梁博士《关于我国当前货币政策的三点建议》被中央统战部门《零讯》采用。此外,学校每年都选派大批教师参与自治区各级人大财政预决算审查工作,承担广西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方案设计及推进工作,承担广西自治区政府部门采购出价清单和招标价格指数研究工作;参与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金融改革等创新领域工作。

    学校充分利用区域发展政策研究中心和财经科学研究基地,积极开展“三对创新”行动,已签订校校、校行、校企、校地全面战略合作协议100多项,与行业合作研究开发项目160多项;依托“中国—东盟金融与财税人才培训中心”,举办地方政府及行业企业干部培训班200余期,培训人数2万多人次。

    学校从2005年开始致力于与东盟国家的全方位合作,合作的领域包括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人文交流,培养出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国际化人才和一些标志性的成果。学校《面向东盟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研究与实践》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未来十年中国——东盟经贸格局演变与我国南海安全战略构建研究》中标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并获免检结项;承办“澜沧江—湄公河之约”流域治理与发展青年创新设计大赛国际组委会会议;举办中越“后金融危机下反通货膨胀”国际研讨会和中泰教育合作论坛等活动。

    此外,学校还不断推进与政府部门、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和用人单位合作共建科技创新平台,2013年学校与自治区财政部门共建“广西(东盟)财经研究中心”,“中国—东盟经贸发展与南海战略研究”获广西校地校企共建科技创新平台立项,2014年“海陆经济一体化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协同创新中心”正式获批为广西“2011协同创新中心”,2016年,与复旦大学合作共建“海上丝绸之路与广西区域发展研究院”……

    随着对教育模式的不断探索和深化,广西财经学院改革成果频现,人才培养质量逐年提升,广受用人单位好评,成功树立起应用型财经人才培育品牌,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跨越式发展。对于骄人的办学成绩,夏飞院长表示:“走‘应用性’特色发展道路,是广西财经学院的使命,也是机遇。我们希望通过更进一步的深化发展,与地方经济、行业、企业共同成长,发展成为一所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

    (黄 科 李国祥 卜玉辉)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