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教育科学
2015年12月02日 星期三
中国青少年须担当起“绿色”责任

    近日,习近平主席应邀出席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国际责任与积极态度。青少年是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的重要力量,要使他们的行动落到实处,政府特别是教育主管部门要有相应的制度和措施保障,学校则需要将此项工作列入日常教育和社会实践等工作之中。

    ■郑保卫

    最近一段时间,华北、东北地区持续的雾霾天气使得当地群众再次感受到了大气污染给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和健康带来的危害及影响。而这些年世界各地频频发生的暴雨、飓风、海啸、洪水、泥石流等极端气候与生态灾难事件,更是让人触目惊心。

    青少年担负着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使命和责任。

    我国是碳排放和能源消耗大国,也是世界上气候变化影响脆弱型国家之一,应对气候变化更是任重而道远。今年3月,中共中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并且首次提出了“绿色化”的理念。十八届五中全会又把绿色发展与创新、协调、开放、共享并列为“五大发展理念”。这些文件为我们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唯此才能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目标。而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青少年担负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

    增强青少年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意识刻不容缓。

    2015年3月18日,来我国访问的哈佛大学校长德鲁·吉尔平·福斯特在清华大学发表了题为《大学与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的主题演讲。一所国外知名大学的校长在中国大学的讲坛上谈论气候变化问题,我想演讲人所要提供的主要是这样一个信息,学校和学生都应该关注气候变化,都应该积极面对和迎接气候变化的挑战。

    同时,这件事也说明,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多种渠道来传播气候变化理念,影响社会舆论,增强社会与公众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知度和参与度,使得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都动员起来,共同去为应对气候变化贡献力量。

    从这个意义上讲,增强青少年的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意识显得十分重要。要让广大青少年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有基本的认识,明确自己所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主动地参与到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中来。

    最近,中国人民大学附中的学生做了“中国中小学生气候变化及环保意识调查”,该调查提供的数据显示,在被调查的中小学生中,有59.5%的学生认为气候变化非常重要;80%以上的学生认为个人行为对气候变化有影响;80%以上的学生愿意通过“节约水电能等日常行为”来应对气候变化。这些数据说明,总体上看,我国中小学生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问题的认知情况良好。

    但是该项调查的数据也显示,学生对气候变化相关专业词语的了解程度还不到50%,对相关专业词语的熟悉程度仅在10%左右。这说明,我国中小学生在对气候变化的认知上还不容乐观,还须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工作,使他们对气候变化等相关知识有更多的了解,进而更好地树立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意识,并化作自己的自觉行动。

    鼓励青少年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的社会行动。

    气候变化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但归根结底是发展问题,它关系国家、社会、民族乃至人类的发展。因此,从世界范围看,它是需要全人类、需要整个国际社会共同面对和解决的重大问题。而从国内看,它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共同参与。这就需要建构“政府主导,媒体推动、非政府组织(NGO)促进,企业担责和公众参与”“五位一体”的行动框架。

    青少年是各项社会活动的主力军,理应成为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积极投身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行动,为促进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生态文明,为实现低碳生活、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好的行动要有好的机制保障。要使青少年,特别是中小学生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的行动落到实处,并且能够持之以恒,坚持下去,政府特别是教育主管部门要有相应的制度和措施保障。学校则需要将此项工作列入日常学生思想教育和社会实践等工作之中,并采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形式,吸引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行动。

    笔者所在的中国气候传播中心这几年举办了“气候变化与气候传播进社区、进校园、进农村、进企业”的“四进”活动,开展了《中国公众气候变化与气候传播认知状况》和《中国城市公众低碳意识及行为》的调查活动,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能够帮助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加深对气候变化和低碳的认知,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工作。

    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11月30日至12月11日在巴黎举行,这是一次令人期待的重要会议。国际社会都期盼这次会议能够在促进世界各国向绿色低碳、气候适应型和可持续发展转型方面发出明确信号,能够达成一项富有雄心、具有法律约束的协议,这将对全世界减缓、适应和应对气候变化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主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部委员)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