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明天去穿行 2019年11月18日 10 版

    2018年12月18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的大会上,于漪老师被授予“改革先锋”的光荣称号。基础教育界唯一获得“改革先锋奖”的就是于漪老师。

    于漪老师从教60多年,一生以教育事业为己任,把自己的心血和智慧贡献给了伟大的祖国;以培养青年教师为己任,引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教师健康成长。

    在耄耋之年,于漪老师同青年教师黄音展开了一场两代教师的对话,在对话中,于漪老师回顾了自己数十年的教育实践,剖析了种种教育理念,出版了《穿行于基础教育森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这本书。于漪老师是1929年出生的老教育家,黄音是一位“80后”青年教师,她们之间的教育对话,既是一个优秀教育家对后辈的精神引领,也是跨越代际的教育传承,于漪老师以她一贯的责任感、使命感,承担着培养青年教师的历史重任。

    访谈者黄音是一位从事基础教育研究的青年研究者,面对老教师,她的态度极其诚恳,但发问却直率、真诚,甚至锐利。

    问话伊始,黄音就着眼于教师成长发展过程中的现实矛盾现象,直言不讳地问道:“翻阅以往语文刊物,2004年一本杂志上有关于‘那一代’的专题,称您为‘一个曾经的偶像’,进行评论、批评。您为什么会成为教师‘偶像’的呢?‘新生代’为什么要对您进行批判呢?”这个问题既是困惑于青年教师心中的真实问题,也是十分尖锐的直接指向教师主体建构、发展的大问题。而于漪老师的回答毫不回避,回归历史社会背景,将教师的成长与困惑放置于历史背景之中,回归教师作为社会人的发展建构的基本原理,回归人的成长土壤之中来探究。于漪老师非常真诚也非常虚心地说:“许多教师都可以做,也可以做得更好,我只是际遇,被偶然选中。此后,全国各地的语文同行源源不断地来听课,就形成了一定的影响。”

    改革开放后,基础教育呈现了新的生命现象。新的技术、新的教学理念给新一代教师带来很大的冲击。青年一代教师积极投入到技术变革中,在课堂上,在教材编写上涌现出许多新的现象,也带来很多新的问题。

    对此,黄音追问:“当时有不少老师自编教材,您为什么不编呢?”一个教师的成长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教育背景、教育同仁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关联,但是于漪老师为什么有时会反其道而行之呢?于老师回答说:“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获得心灵成长养料的珍宝,思想须有高度,文化须有厚度……”“课堂教学是教师的安身立命之本”。于漪老师的回答貌似谦虚,其实说出了她对教育的敬畏之心,对课程教材的敬畏之心。于漪老师对教育、对课程、对教学都有她自己独到的认识、独到的思想,比如,许多名师都曾相继发明了许多各具特色的教学模式,但于老师没有跟风,没有发明什么教学模式,因为她知道任何程式化的教学模式都有负面效应,走到极端,都会禁锢教师和学生,于老师主张自己的教学没有特定的模式,恰恰是凸显了课堂教学艺术化的特征。

    黄音很善于抓住教育现实当中的矛盾,对反差很大的现象进行提问,诸如“教育以人为本,应该说是清楚明白,无可争议,为什么实践中还会出现种种问题?”“学校里这种状况较普遍,少数学生很忙,担任多种角色,经常在班级、年级、学校不同场合显示自己的才能,多数同学无此机会,只得充当听众、观众,投之以羡慕的目光。这种状况与学校教育须面向全体学生矛不矛盾?”“有家长不讲道理,胡搅蛮缠的,教师一直要克制,要态度好,岂不是很亏?”

    于漪老师的回答,也同样具有锐气,同样直面问题,毫不回避,常常是一语中的。于漪老师说:“改革同向同心,效果就会显著。而今,我认为最大的干扰是对语文教育中诸多问题‘割裂’开来看。”“关注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无可非议,但往往易拘囿于技术层面,而‘语文素养’的提出,就把对教学中技能、技巧的关注转向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关注。”于漪老师在回答黄音的提问中充分体现了一个教育家的历史使命感,同时也体现了作为老一代知识分子学养的深度、广度、长度。于漪老师学养深厚,复旦大学教育系毕业,既出任过历史教师,又担任过语文教师,横跨教育、历史、中文三大领域;早年学习国文,古文功底非常厚实;又打开世界之窗,国际视野开阔,中外兼修。于漪老师积60多年的教育实践,既担任过教师,也做过校长;既担任过上海市人大教科文卫的负责人,同时还是全国多个学术团体的领导者。多个视角,多个维度,全方位地考察教育,数十年研究基础教育,使她成果斐然。她是用真心在做教育,她是用真情在引领青年,在她身上看到了老一辈教育家高尚的情操和几十年如一日的文化自觉,她真的是在带着明天的教育工作者穿行于基础教育的广袤森林之中。

    (作者系上海市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