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例会理应两头“打板子” 2018年05月23日 07 版

    中小学教师例会基本是布置工作会和总结会。在现实中,很多学校校长在布置本周工作时,会批评教师中不好的行为以及没有完成工作的教师,会给人一种“学校工作没做好全是教师的错”的感觉。

    校长的初衷,是想通过批评来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和积极性。可事与愿违,教师挨了“板子”,心情必然很糟糕。有心思敏感的教师,回到工作岗位后,长时间不能从被批评的阴影中走出来,工作效率不升反降。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教师也就对学校的教师例会厌烦至极,以至于不想参加,甚至觉得教师例会就不应存在。

    校长若不及时纠正这一现象,会对学校日常工作造成极为不好的影响,甚至会波及学校长远发展。

    那么如何开好教师例会呢?教师例会反馈工作是必要的——没有反思,工作就不会有改进。作为校长,在召开教师例会时,需要两头“打板子”。

    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在教师例会上,新来的校长没有一味打教师的“板子”,而是相关领导也要担责任,选择了两头“打板子”的做法。作为教师,虽然还是挨了“板子”,心情却不一样,觉得这“板子”挨得其所,没有替别人挨。同时在校长的统一部署下,也觉得工作有了头绪,可以顺利去完成。而在以前,教师挨了“板子”不说,工作依然不能好好完成,硬着头皮交差了事而已。

    之所以例会上校长两头“打板子”,是因为少先大队、教导处等科室相继布置了类似活动。这就造成班主任不清楚几项活动之间的关系,不知道该如何准备,同时觉得是重复活动,没有意义,徒增负担。其实,这些科室布置的活动本身是同一项活动,但因活动涉及自己所在部门,所以各自布置。由于没有明晰这一点,造成班主任认识上的混乱,影响到了工作。这就延伸出来一个问题:班主任有时在工作上的行动“不力”,只追究班主任的责任,就能解决问题吗?

    新校长对这次工作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识到这和学校工作的布置方式有关系。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学校的管理架构中,分管领导和各部门分工精细,做到了事事有人管,学校工作不会出现遗漏,这是好的方面。但一旦遇到活动涉及多个科室的情况,如果没有部门牵头合作,就会造成内耗,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在现有管理模式下,一线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工作会因此增加无谓的难度,不利于高质高效地完成工作。就学校管理工作而言,各科室仅仅是分工精细还是不够的,还应该做到互相配合、协调合作。

    通过教师例会两头“打板子”,学校管理就不再是简单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从学校全局出发。这样的改变,不仅是为一线教师和班主任考虑,也是在为分管领导与科室考虑。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如果学校工作、活动合理布置,执行的教师就容易做好。教师工作做好了,各科室和分管领导也就不用一遍遍催促,减轻了工作负担。

    当学校工作或活动没有取得预期效果时,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教师,会让教师觉得领导站在自己的对立面——明明是学校管理和工作布置上不合理导致的问题,却只对教师问责。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教师再努力,也难以把工作做到理想状态。

    校长管理学校要有思考,不能简单粗暴。学校工作出现问题,首先要分析是执行者的问题,还是管理体制和工作布置上存在缺陷。校长对学校的管理要有审视精神,能够发现管理体制和工作布置方式上的问题,并加以改进。否则,即使要求再严格,也无法保证工作的完成度。

    学校管理者和一线教师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合作关系,只是分工不同。既然是合作者,双方工作都到位了,工作才能做好。

    如此,学校管理者就应以合作者的姿态,与教师一起,把学校工作做好,而不应简单布置给教师就做“甩手掌柜”。

    (作者单位: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实验小学)